秋寒初勁。看云路雁來,碧天如鏡。湘浦煙深,衡陽沙遠,風外幾行斜陣。回首塞門何處,故國關河重省。漢使老,認上林欲下,徘徊清影。
江南煙水暝。聲過小樓,燭暗金猊冷。送目鳴琴,裁詩挑錦,此恨此情無盡。夢想洞庭飛下,散入云濤千頃。過盡也,奈杜陵人遠,玉關無信。
喜遷鶯(秋夜聞雁)。宋代。康與之。 秋寒初勁。看云路雁來,碧天如鏡。湘浦煙深,衡陽沙遠,風外幾行斜陣。回首塞門何處,故國關河重省。漢使老,認上林欲下,徘徊清影。江南煙水暝。聲過小樓,燭暗金猊冷。送目鳴琴,裁詩挑錦,此恨此情無盡。夢想洞庭飛下,散入云濤千頃。過盡也,奈杜陵人遠,玉關無信。
康與之字伯可,號順庵,洛陽人,居滑州(今河南滑縣)。生平未詳。陶安世序其詞,引與之自言:“昔在洛下,受經傳于晁四丈以道,受書法于陳二丈叔易。”建炎初,高宗駐揚州,與之上《中興十策》,名振一時。秦檜當國,附檜求進,為檜門下十客之一,監尚書六部門,專應制為歌詞。紹興十七年(1147),擢軍器監,出為福建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。檜死,除名編管欽州。二十八年,移雷州,再移新州牢城,卒。 ...
康與之。 康與之字伯可,號順庵,洛陽人,居滑州(今河南滑縣)。生平未詳。陶安世序其詞,引與之自言:“昔在洛下,受經傳于晁四丈以道,受書法于陳二丈叔易。”建炎初,高宗駐揚州,與之上《中興十策》,名振一時。秦檜當國,附檜求進,為檜門下十客之一,監尚書六部門,專應制為歌詞。紹興十七年(1147),擢軍器監,出為福建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。檜死,除名編管欽州。二十八年,移雷州,再移新州牢城,卒。
知府黃龍圖。宋代。劉弇。 由來昭武勝天臺,淑氣俄鐘命世材。天上月華方攝兔,人間春色已先梅。長庚夢白真無敵,嵩岳生申世有開。直恐龍陂清澈底,照人都入骨毛來。
臺灣竹枝詞 其三。清代。謝金鑾。 水仙宮外近黃昏,迤北斜看第幾鯤。潮信來特沙鹵白,亂星漁火簇城門。
溪居。明代。陳曰昌。 人多物外役,而我獨無營。浩浩復落落,湖山注夙情。因之不適俗,壯心淹老成。園林聊日涉,守拙若硁硁。欲散今古意,每每踏潮行。一溪入花氣,萬木度風聲。遙巒層聳逸,瞻顧別開明。念慮此俱滌,水鳥時嚶嚶。縱浪東皋外,于焉得此生。
西湖宴集。明代。姚子蓉。 湖流曲折夜生潮,水國微茫樂事饒。紅葉影飄鐘出寺,寒鴉聲起麓歸樵。懸知別后情千縷,且復尊前醉一瓢。莫訝嚴城笳鼓急,峰頭白鶴正相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