袞袞河渭濁,皎皎江漢清。
源流既自異,美惡終未明。
嗟我頑鈍質,乃與公并生。
出處每自托,謳吟輒嘗賡。
譬如病足馬,共此千里程。
勝負坐已決,豈待終一枰。
憶公年少時,濯濯吐新萌。
堅姿映松柏,填節凌榛荊。
學成志益厲,秋霜落春榮。
澹然養浩氣,脫屣遺齊卿。
百鏈竟不變,三折終未鳴。
區區兩郡守,籍籍四海聲。
年來效暗默,世事慵譏評。
不見室家好,恍如揖重城。
別離長塵垢,歲月何崢嶸。
彭門偶會合,白發互相驚。
受教恐不足,吐論那復爭。
疾雷發聾聵,清月照昏盲。
篤愛未忍棄,浪云舊齊名。
更請問郭許,題品要當精。
〈子瞻杭州見寄詩云:先生別駕舊齊名。
〉
次韻子瞻見寄。宋代。蘇轍。 袞袞河渭濁,皎皎江漢清。源流既自異,美惡終未明。嗟我頑鈍質,乃與公并生。出處每自托,謳吟輒嘗賡。譬如病足馬,共此千里程。勝負坐已決,豈待終一枰。憶公年少時,濯濯吐新萌。堅姿映松柏,填節凌榛荊。學成志益厲,秋霜落春榮。澹然養浩氣,脫屣遺齊卿。百鏈竟不變,三折終未鳴。區區兩郡守,籍籍四海聲。年來效暗默,世事慵譏評。不見室家好,恍如揖重城。別離長塵垢,歲月何崢嶸。彭門偶會合,白發互相驚。受教恐不足,吐論那復爭。疾雷發聾聵,清月照昏盲。篤愛未忍棄,浪云舊齊名。更請問郭許,題品要當精。〈子瞻杭州見寄詩云:先生別駕舊齊名。〉
蘇轍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漢族,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。神宗朝,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,出為河南推官。哲宗時,召為秘書省校書郎。元祐元年為右司諫,歷官御史中丞、尚書右丞、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,出知汝州,貶筠州、再謫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復太中大夫,又降居許州,致仕。自號潁濱遺老。卒,謚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與父洵、兄軾齊名,合稱三蘇。 ...
蘇轍。 蘇轍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漢族,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。神宗朝,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,出為河南推官。哲宗時,召為秘書省校書郎。元祐元年為右司諫,歷官御史中丞、尚書右丞、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,出知汝州,貶筠州、再謫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復太中大夫,又降居許州,致仕。自號潁濱遺老。卒,謚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與父洵、兄軾齊名,合稱三蘇。
瑞金縣西池雙蓮汪簿有詩見寄因以和之。宋代。金君卿。 惠政多應草木知,藕花呈瑞向西池。雙紅共蒂初含笑,眾卉千名總合奇。寵降帝妃媯汭日,恍迷仙佩漢臯時。若教潘令河陽見,肯羨東風桃李枝。
送客歸閩。明代。張弼。 白雁風高秋氣涼,畫船渺渺旆央央。張翰江上莼偏美,陶令籬邊菊正香。稽首不勝恩浩蕩,推冠一任鬢滄浪。何時騎馬來尋訪,欖葉陰中吸荔漿。
千秋歲 贈王子丹麓五十初度,奉次原韻。清代。宋犖。 韋編三換。一石才過半。丘壑性,終難變。傳文洛紙貴,顧曲吳綾賤。便便也,撐腸柱腹皆奇卷。日起花磚晏,短發梳還亂。追往事,休增嘆。杯螯左右手,便是長生愿。君不見,丹樓百尺仙居幻。
寄匡山人。元代。陳基。 早春相見又經秋,秋水迢迢阻泛舟。每見玉山問消息,荔漿何日寄江樓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