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堤綠漲桃花水。畫船穩泛東風里。絲雨濕苔錢。淺寒生禁煙。
江山留不住。卻載笙歌去。醉倚玉搔頭。幾曾知旅愁。
菩薩蠻(戲呈周介卿)。宋代。張元干。 拍堤綠漲桃花水。畫船穩泛東風里。絲雨濕苔錢。淺寒生禁煙。江山留不住。卻載笙歌去。醉倚玉搔頭。幾曾知旅愁。
元干出身書香門第。其父名動,進士出身,官至龍圖閣直學士,能詩。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,從小聰明好學,永泰的寒光閣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。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(在臨漳縣)已能寫詩,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,人稱之“敏悟”。 ...
張元干。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。其父名動,進士出身,官至龍圖閣直學士,能詩。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,從小聰明好學,永泰的寒光閣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。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(在臨漳縣)已能寫詩,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,人稱之“敏悟”。
酷暑終轉陰涼喜而歌。。崔榮江。 炙灼錐千孔,淋淋汗若漿。桔槔深不汲,涸陌渴黍梁。違久瀺灂水,相逢只夢鄉。蒸床身烙餅,葦席洼盛湯。涼首欣髡發,清身欲褪裳。著紗猶覺厚,剪袖總嫌長。轉似鍋臺蟻,煎烤惹惶惶。念及田桑者,縱橫坼舊創。黍青乏浸潤,蔫卷頓成黃。夏殤青半畝,秋減百斤糧。使憶經荒歲,怛憂斷客腸,莫添餓殍骨,累累漫松岡。幸甚風聲起,密云蔭野荒,重帷堪蔽日,倏忽有旻涼。有待甘霖至,適情滋莽蒼。煬煬終得熄,天地秉如常。
子昂逸馬圖。元代。袁桷。 神駿飄飄得自閒,天池飛躍下塵寰。青絲絡首誰收得,留與春風十二閑。
送仲猷北歸二首 其二。宋代。朱松。 欲尋當日故山盟,身世今如海一萍。歸路上心真了了,愁根入鬢已星星。挽衣共釂東西酒,折柳送行長短亭。念我知君回首處,萱叢菖葉一時青。
晚至圣恩寺宿四宜堂。清代。張岡。 暮隨白云至,山月尚未出。言尋石門幽,谷口煙蘿密。欣逢采樵人,招我入禪室。曇花空外香,石溜巖下急。虛堂面五湖,碧動軒窗色。浮生疲津梁,茲焉偶棲息。聞鐘寒不眠,風竹聲蕭瑟。
山腳散步由舍北歸。宋代。陸游。 空碧升團月,江郊弄夕霏。生涯今始是,年事古猶稀。冰解魚初躍,風和雁欲歸。興來忘遠近,草露已沾衣。
贛州豐樂長老惠宣寫予真戲贊時年七十三。宋代。周必大。 少年日醉郁孤臺,鼎立三禪屢往來。豪氣雖存誰復識,形容變盡鬢皚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