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山聞說是君開,云木參天瀑響雷。好去山頭且堅坐,等閑莫要下山來。
丙辰正月三日贈彭世昌歸山。宋代。朱熹。 象山聞說是君開,云木參天瀑響雷。好去山頭且堅坐,等閑莫要下山來。
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號晦庵,晚稱晦翁,又稱紫陽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滄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滄洲病叟、逆翁。謚文,又稱朱文公。漢族,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劍州尤溪(今屬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、思想家、哲學家、教育家、詩人、閩學派的代表人物,世稱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。 ...
朱熹。 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號晦庵,晚稱晦翁,又稱紫陽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滄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滄洲病叟、逆翁。謚文,又稱朱文公。漢族,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劍州尤溪(今屬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、思想家、哲學家、教育家、詩人、閩學派的代表人物,世稱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。
蝶戀花。清代。陳洵。 誰分雛鶯知事早。學語依稀,學舞夸輕妙。新著金衣剛稱小。舊家夢里都尋到。忍耐尊前持一笑。歌費尊慳,漸漸傷懷抱。小令銀燈應自好。詞人莫漫翻長調。
題云林畫。元代。黃公望。 遠望云山隔秋水,近看古木擁陂陀。居然相對六君子,正直特立無偏頗。
南天門觀音寺遙望。。弘歷。 古剎禮大士,虛堂息勞身。旋起憑欄望,舊徑還如新。谷轉見行騎,山高截片云。是時秋始孟,綠樹猶繁紛。兩山辟仙境,一路無纖塵。裊裊旌旆影,隱現出嶙峋。逸興一以暢,轉益憂懷頻。念彼隨從者,跋涉良苦辛。
詩偈 其一五九。唐代。龐蘊。 塵六門前喚,無情呼不入。二彼總空空,自然唇不濕。從此絕因緣,葛五隨緣出。惟有空寂舍,圓八同金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