湯羊內膳日差排,紅帖呼名到玉階。底事金吾呵不住,腰間懸得象牙牌。
灤京雜詠一百首 其五十九。元代。楊允孚。 湯羊內膳日差排,紅帖呼名到玉階。底事金吾呵不住,腰間懸得象牙牌。
元吉安吉水人,字和吉。順帝時為尚食供奉官。撰《灤京雜詠》,凡山川物產、典章風俗,均以詠歌紀之。其避暑行幸之典,多史所未詳,詩下自注,亦皆賅悉,為元典章風俗之重要參考資料。 ...
楊允孚。 元吉安吉水人,字和吉。順帝時為尚食供奉官。撰《灤京雜詠》,凡山川物產、典章風俗,均以詠歌紀之。其避暑行幸之典,多史所未詳,詩下自注,亦皆賅悉,為元典章風俗之重要參考資料。
摸魚兒。元代。馬熙。 買陂塘旋栽楊柳,參知漁艇機務。巨川冒涉風濤險,此際纜煙維雨。朝泊渚。到日落滄波,移傍寒梅嶼。翠禽無語。甚雪意方深,月明空載,獨棹始成趣。鑾坡夢,年少紛紛權許。功名更欲侔呂。桃花浪暖多肥鱖,不識綠蓑詞句。常載醑。豈特與、筆床茶灶聯文譜。閑忙今古。是世上何人,淵明日涉,董子不窺圃。
江行雜感 其一。清代。王孫蔚。 才離越嶺又吳湄,寥落江湖憶故居。感憤千秋《鸚鵡賦》,雅騷一代《鷓鴣》詩。籬栽黃菊知今是,路入桃花自古疑。乘興莫停明月棹,輞川山色待王維。
銅雀臺。元代。陳孚。 古臺百尺生野蒿,昔誰筑此當涂高。上有三千金步搖,滿陵寒柏圍鳳綃。西飛燕子東伯勞,塵間泉下路迢迢。龍帳銀箏紫檀槽,怨入漳河翻夜濤。人生過眼草上露,白骨何由見歌舞。獨不念漢家長陵一抔土,玉柙珠襦鎖秋雨。
曉起用麟孫韻。元代。劉詵。 七月今年涼氣高,墻東古木夜蕭騷。孤城殘月角初動,野屋秋風雞亂號。萬事惟馀雙短鬢,百齡須用幾綈袍。故人莫薦揚雄賦,衰老難勝執戟勞。
過高郵柬董編修。明代。陳璉。 天上歸來樂事多,慈闈納慶鬢雙皤。綵衣喜制錦繡段,春酒香浮金叵羅。光見珠湖曾應識,名題虎榜舊登科。相逢政好論衷曲,奈此匆匆別意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