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戰先收汗馬功,將軍解甲不歸農。獵回醉尉休訶夜,似有東風亦識儂。
題利柱石淞滬抗敵圖三首 其二。近現代。陳融。 三戰先收汗馬功,將軍解甲不歸農。獵回醉尉休訶夜,似有東風亦識儂。
陳融(一八七六—一九五五)字協之,號颙庵。廣東番禺人。歷任廣東法政學校監督、司法廳廳長、高等法院院長、行政院政務處處長、廣州國民政府秘書長、西南政務委員會秘書長、總統府國策顧問。及中樞要職,西南開府,出任政務委員兼秘書長。政馀精于藝事,詩詞書法篆刻俱負時譽。后逝于香港。著有《黃梅花屋詩稿》、《黃梅花屋詩話》、《讀嶺南人詩絕句》、《竹長春館詩》等。 ...
陳融。 陳融(一八七六—一九五五)字協之,號颙庵。廣東番禺人。歷任廣東法政學校監督、司法廳廳長、高等法院院長、行政院政務處處長、廣州國民政府秘書長、西南政務委員會秘書長、總統府國策顧問。及中樞要職,西南開府,出任政務委員兼秘書長。政馀精于藝事,詩詞書法篆刻俱負時譽。后逝于香港。著有《黃梅花屋詩稿》、《黃梅花屋詩話》、《讀嶺南人詩絕句》、《竹長春館詩》等。
改建武侯廟開基宿隆中。明代。林光。 責任吾儕不可逃,丁寧先筑此基牢。人龍二表開心膽,盤谷千年蔽野蒿。吼虎忽聞山口震,夜窗流照月兒高。武侯祠宇間關在,招手襄陽幾俊豪。
隱士五首 其一 楚狂。明代。程敏政。 天王不西狩,列國多游士。楚狂獨何人,長歌向夫子。慷慨鳳德衰,當已胡弗已。晏歲草木蕃,吾道亦云否。岐山鳥不至,吾已方自此。
古詩十四首 其二。元代。張昱。 漢詩十九首,不復辨名氏。蘇李及枚乘,伯仲之間耳。當時尚詞賦,六義誰作意?雖非大雅言,頗有風人致。篇章何在多,自足傳于世。所嗟黃初后,作者莫與企。
歲暮和穎廬。。熊盛元。 片魂終日繞禪扉,霧密空嗟燭影微。詩海波頹惟獨嘯,霜天月死竟安歸?梅猶未坼知春遠,路欲重尋與世違。猛憶山中泉水澈,倚窗閑檢遂初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