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鈴聲曳馬,帽影籠鳥,踏遍庚郵。廿載京華蘆,慣撾來繡陌,捎過蘆溝。
斷腸幾多,春色青上柳梢頭。戲折向章臺,珊瑚換處,一樣絲柔。
歸休。付驢背,笑得得吟鞍,詩瘦于秋。老策龍筇杖,憶春風紅杏,誰勒長楸。
戰云只今如夢,投不斷江流。且短笛橫吹,斜陽巷陌呼飯牛。
憶舊游 鞭。近現代。鄧潛。 記鈴聲曳馬,帽影籠鳥,踏遍庚郵。廿載京華蘆,慣撾來繡陌,捎過蘆溝。斷腸幾多,春色青上柳梢頭。戲折向章臺,珊瑚換處,一樣絲柔。歸休。付驢背,笑得得吟鞍,詩瘦于秋。老策龍筇杖,憶春風紅杏,誰勒長楸。戰云只今如夢,投不斷江流。且短笛橫吹,斜陽巷陌呼飯牛。
鄧潛,生卒年月不詳。廣州城北三家店打石行業工人,綽號“打石鄧”,客家人。道光二十一年四月,當英國侵略軍進犯到三家店時,鄧潛帶領附近的打石工人以石錘、鐵棍為武器,截擊竄入三家店的英軍,與三元里的農民并肩作戰。“他們地形熟,又勇敢,又靈敏,神出鬼沒地給了英軍很大的打擊。” ...
鄧潛。 鄧潛,生卒年月不詳。廣州城北三家店打石行業工人,綽號“打石鄧”,客家人。道光二十一年四月,當英國侵略軍進犯到三家店時,鄧潛帶領附近的打石工人以石錘、鐵棍為武器,截擊竄入三家店的英軍,與三元里的農民并肩作戰。“他們地形熟,又勇敢,又靈敏,神出鬼沒地給了英軍很大的打擊。”
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晝錦。明代。孫之獬。 石頭王氣藉公揚,突爾縣車鬢未蒼。供茹芝探四皓紫,欲分金乏雨疏黃。勒名鼎上蟲魚瘦,賜浣湖中煙月長。只恐東山棲不穩,九州轉運苦戎羌。
懷顧黃公。清代。王又旦。 不畏窮愁只著書,幽棲風物近何如?斷云疏雨吳王峴,竹瓦臨江十尺廬。
挽京口使君豐郎中十首。宋代。劉宰。 妙年意氣已橫秋,不為身謀為國謀。斥去佞臣談笑里,英名高壓漢朱存。
謁張曲江祠。清代。朱彝尊。 峻坂盤神樹,陰崖鑿鬼工。芳塵羽扇冷,春燕玉堂空。不睹關門險,誰開造化功。經過遺像肅,千載嶺云東。
途中八絕 其二。明代。張家玉。 凜烈寒威戰碧蒼,蕭蕭原野盡荒涼。秾桃嫩李紛零落,獨看青松不避霜。
雙調望江南 其二 西山燒香曲。清代。尤侗。 呼女伴,好趁一春閑。紅板浪船行緩緩,白藤山轎坐端端。低扇避人看。拜佛罷,本意不相關。戲買粉孩敲木棒,強分葉子賭金環。圖得大家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