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生年少負狂名,與我相逢已長大。君言識我亦良早,貧賤驕人此人那。
酒酣耳熱話兒時,折節讀書誰督課。斬蛟射虎百不憂,鄉里齷齪橫作邏。
臺江駔儈本如鯽,酒惡情懷輒罵座。世人白眼盡欲殺,每值毷氉暗相賀。
我識君才已二年,講院曾窺珠玉唾。駢文酷似洪北江,小言詹詹亦偶作。
昨讀我詩袖之去,旬月不還若奇貨。謂將肆力古文辭,詩非所長休索和。
長句一首贈林琴南。近現代。陳衍。 林生年少負狂名,與我相逢已長大。君言識我亦良早,貧賤驕人此人那。酒酣耳熱話兒時,折節讀書誰督課。斬蛟射虎百不憂,鄉里齷齪橫作邏。臺江駔儈本如鯽,酒惡情懷輒罵座。世人白眼盡欲殺,每值毷氉暗相賀。我識君才已二年,講院曾窺珠玉唾。駢文酷似洪北江,小言詹詹亦偶作。昨讀我詩袖之去,旬月不還若奇貨。謂將肆力古文辭,詩非所長休索和。
陳衍(1856~1937),近代文學家。字叔伊,號石遺老人。福建侯官(今福州市)人。清光緒八年(1882)舉人。曾入臺灣巡撫劉銘傳幕。二十四年,在京城,為《戊戌變法榷議》十條,提倡維新。政變后,湖廣總督張之洞邀往武昌,任官報局總編纂,與沈曾植相識。二十八年,應經濟特科試,未中。后為學部主事、京師大學堂教習。清亡后,在南北各大學講授,編修《福建通志》,最后寓居蘇州,與章炳麟、金天翮共倡辦國學會,任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授。 ...
陳衍。 陳衍(1856~1937),近代文學家。字叔伊,號石遺老人。福建侯官(今福州市)人。清光緒八年(1882)舉人。曾入臺灣巡撫劉銘傳幕。二十四年,在京城,為《戊戌變法榷議》十條,提倡維新。政變后,湖廣總督張之洞邀往武昌,任官報局總編纂,與沈曾植相識。二十八年,應經濟特科試,未中。后為學部主事、京師大學堂教習。清亡后,在南北各大學講授,編修《福建通志》,最后寓居蘇州,與章炳麟、金天翮共倡辦國學會,任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授。
鷓鴣天 暮春初夏作。。盧青山。 春雨無家自作吹,春花爛熳碧江湄。林邊草浪翻風腳,溪畔芹容閃石眉。留夕照,緩瓊杯,今生能得幾回迷?菜花新筍挑完后,市上甘茶玉作堆。
偈。宋代。釋仲易。 一二三四五,升堂擊法鼓。蔟蔟齊上來,一一面相睹。秋色滿虛庭,秋風動寰宇。更問祖師禪,雪峰到投子。
和子山春日雨中書事見寄。宋代。文同。 青春已破六十日,正好共攜歌管游。鶯花有意欲惱亂,風雨何事相淹留。南園彩棚映綠樹,西湖畫舫臨清流。幾時云陰得斂霽,愿把一樽相獻酬。
安樂窩中吟 其六。宋代。邵雍。 安樂窩中春不虧,山翁出入小車兒。水邊平轉綠楊岸,花外就移芳草堤。明快眼看三月景,康強身歷四朝時。鳳凰樓下天津畔,仰面迎風倒載歸。
寄塵異但侍元。明代。釋函是。 買斷青山長白云,閒栽桃李兩溪分。別來樵徑新松竹,憶去籬笆舊見聞。佇立不堪人境異,遙看空見水天文。誰能千里謀晨夕,歸掩柴扉寄與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