絕壁何嶙峋,側翠倚江岸。云水一相映,清輝朝屢換。
石非五丁鑿,嵌空乃百變。如梭了可{木鄭},似月魄始半。
或擊壺口缺,或迸錦絲斷。漏日宛通中,障樹若無畔。
勢絕飛鳥窺,祇應山鬼竄。蟻附定何由,徑尺{戶支}細棧。
窗楯亦具設,敗綆澀余鍊。縱橫百里內,仰視目為眩。
其故不可測,揮手付夢幻。長年話凄愴,此地飽經亂。
萬騎走空村,居人息樵爨。寥翹峽女泣,袒跣溪童慣。
豈得顧里閭,猿掛垂一襻。饑來摘山果,渴飲汲幽澗。
生還諒無幾,遺跡猶可嘆。尚想避秦時,斯語非荒漫。
輒因俯仰駭,聊復紀聞見。桑田若為海,他日辱樓見。
自白龍崖趨瀘溪述所見。清代。李良年。 絕壁何嶙峋,側翠倚江岸。云水一相映,清輝朝屢換。石非五丁鑿,嵌空乃百變。如梭了可{木鄭},似月魄始半。或擊壺口缺,或迸錦絲斷。漏日宛通中,障樹若無畔。勢絕飛鳥窺,祇應山鬼竄。蟻附定何由,徑尺{戶支}細棧。窗楯亦具設,敗綆澀余鍊。縱橫百里內,仰視目為眩。其故不可測,揮手付夢幻。長年話凄愴,此地飽經亂。萬騎走空村,居人息樵爨。寥翹峽女泣,袒跣溪童慣。豈得顧里閭,猿掛垂一襻。饑來摘山果,渴飲汲幽澗。生還諒無幾,遺跡猶可嘆。尚想避秦時,斯語非荒漫。輒因俯仰駭,聊復紀聞見。桑田若為海,他日辱樓見。
(1635—1694)清浙江秀水人,字武曾。諸生。與兄李繩遠、弟李符并著詩名,時稱三李。又與朱彝尊稱朱李。詩初學唐人,持格律甚嚴。古文長于議論。曾舉博學鴻儒科,罷歸。有《秋錦山房集》。 ...
李良年。 (1635—1694)清浙江秀水人,字武曾。諸生。與兄李繩遠、弟李符并著詩名,時稱三李。又與朱彝尊稱朱李。詩初學唐人,持格律甚嚴。古文長于議論。曾舉博學鴻儒科,罷歸。有《秋錦山房集》。
一春苦旱因成一章。。陳振家。 似鐵田泥難務耕,枯焦雜草剩蔫莖。雨星偶灑兩三點,雷鼓偏搥幾百聲。人定勝天雖見說,龍停司澤豈能成。彼蒼莫也胸襟窄,計較凡夫懵懂情。
肅老惠詩兩章詩墨一函賦此志謝。。黃松鶴。 空谷人來續舊游,一函詩墨古徽州。驚潮竹影玲瓏透,鎖石桐煙澹宕浮。直與此情磨歲月,聊將小語記春秋。寒齋就我生顏色,十笏云山眼底收。
鵲橋仙 七夕雨。明代。俞彥。 珠蕊初翻,銀河乍滿,風浪其間慣歷。須信來宵憶此宵,總迢遞、應強寥寂。無賴封姨,多情烏鵲,畢竟佳期還覓。別離歲歲一般情,又何用、常年悲戚。
燈下偶書。清代。鄭孝胥。 新涼有味在秋燈,悅耳風蟬得未曾。祇蹈貪涼宜蚤睡,因涼引睡卻堪憎。
次潘少承壽七十一韻。明代。黃佐。 玄覽臺前聞雅音,滋蘭豪唱麟蒲深。玩梅誰謂越山雪,采菊自多疏傳金。三徑煙霞娛白首,九天日月懸丹心。何當一曲解民慍,浩浩南薰吹北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