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年五過此,身世感飄蓬。短發盈梳白,頹顏借酒紅。
打窗疑夜雨,移燭避江風。津柝聲聲急,垂頭有睡童。
夜泊桐廬。清代。何士循。 八年五過此,身世感飄蓬。短發盈梳白,頹顏借酒紅。打窗疑夜雨,移燭避江風。津柝聲聲急,垂頭有睡童。
何士循,字勉之,息縣人。光緒庚寅進士,官樂清知縣。有《 ...
何士循。 何士循,字勉之,息縣人。光緒庚寅進士,官樂清知縣。有《
寄題朱元晦武夷精舍。宋代。陸游。 山如嵩少三十六,水似邛郲九折途。我老正須閑處著,白云一半肯分無?
鵲橋仙 七夕寄外。清代。張玉珍。 纖云弄巧,玉鉤低掛,又值雙星良會。鵲回露冷夜何其,述不盡、離愁無寐。人間別后,夢沉書遠,隔斷萬重煙水。遙憐客館對孤尊,也定憶、秋來憔悴。
坐槐陰偶書。明代。鐘芳。 人事推遷可奈何,紛紛螻蟻上南柯。功名頻看匣中鏡,歲月真如機上梭。蜀魄有懷終隕血,寒鴉無力欲填河。坐深庭院渾忘倦,涼露沾衣感慨多。
城南林園避暑示道友。宋代。張方平。 不必山林遠,且離朝市喧。前軒好風月,高客共琴樽。在所同浮世,何須憶故園。八瓊還返事,聊更話根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