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內風流屬鉅公,青簾白舫五湖東。來尋耆舊兵戈后,遍歷溪山暑暍中。
猿鶴難忘宛上宅,煙霞欲號蔣陵翁。蓬門幸得高軒至,長記琴壺一夕同。
分韻贈施愚山。清代。徐乾學。 海內風流屬鉅公,青簾白舫五湖東。來尋耆舊兵戈后,遍歷溪山暑暍中。猿鶴難忘宛上宅,煙霞欲號蔣陵翁。蓬門幸得高軒至,長記琴壺一夕同。
徐乾學(1631—1694年),字原一、幼慧,號健庵、玉峰先生,清代大臣、學者、藏書家。江蘇昆山人,清初大儒顧炎武外甥,與弟元文、秉義皆官貴文名,人稱“昆山三徐”。康熙九年(1670年)進士第三名(探花),授編修,先后擔任日講起居注官、《明史》總裁官、侍講學士、內閣學士,康熙二十六年(1687年),升左都御史、刑部尚書。曾主持編修《明史》、《大清一統志》、《讀禮通考》等書籍,著《憺園文集》三十六卷。家有藏書樓“傳是樓”,乃中國藏書史上著名的藏書樓。 ...
徐乾學。 徐乾學(1631—1694年),字原一、幼慧,號健庵、玉峰先生,清代大臣、學者、藏書家。江蘇昆山人,清初大儒顧炎武外甥,與弟元文、秉義皆官貴文名,人稱“昆山三徐”。康熙九年(1670年)進士第三名(探花),授編修,先后擔任日講起居注官、《明史》總裁官、侍講學士、內閣學士,康熙二十六年(1687年),升左都御史、刑部尚書。曾主持編修《明史》、《大清一統志》、《讀禮通考》等書籍,著《憺園文集》三十六卷。家有藏書樓“傳是樓”,乃中國藏書史上著名的藏書樓。
寄朱博士。宋代。徐積。 吳有朱夫子,相知凡幾年。心憐閉門叟,書附過江船。行已為人表,文應許世傳。臨風有馀誨,時復慰皤然。
人月圓 即事。。林修竹。 池塘半畝新荷小,夢穩日方長。藤床竹枕,心平氣爽,初夏風光。青春何處,年華如逝,無限思量。寄懷只在,風花雪月,恕我清狂。
歸來。明代。楊士奇。 歸來語向誰,白發故交稀。滿目亭臺好,傷心俗化微。慌迷攜鶴徑,慚過釣魚磯。童子何知我,猶嗤舊素衣。
掉臂兵叢自在行,歸來依舊一書生。酒邊結客千金盡,帳下翻瀾四座驚。
莫惜華年今冉冉,但期民物各平平。春寒喜孕新桐熟,二月江濤撼霧城。
奉和劉泗英四十六歲生日感懷即步元韻辛巳。近現代。常燕生。 掉臂兵叢自在行,歸來依舊一書生。酒邊結客千金盡,帳下翻瀾四座驚。莫惜華年今冉冉,但期民物各平平。春寒喜孕新桐熟,二月江濤撼霧城。
折桂新亭。宋代。錢聞詩。 面對三江背五峰,一亭屹屹睨其中。蓬萊弱水眼前是,不必思航大海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