彧彧其文,馥馥其芬。出自幽阻,升于氈茵。允瑰允麗,惟淑惟珍。
安安文枕,貳彼弁冠。冠御于晝,枕式于昏。代作充用,榮巳寧身。
興寢有節,適性和神。
瑰材枕箴。唐代。張纮。 彧彧其文,馥馥其芬。出自幽阻,升于氈茵。允瑰允麗,惟淑惟珍。安安文枕,貳彼弁冠。冠御于晝,枕式于昏。代作充用,榮巳寧身。興寢有節,適性和神。
張纮(151—211年),字子綱,廣陵人。東吳謀士,和張昭一起合稱“二張”。孫策平定江東時親自登門邀請,張纮遂出仕為官。后來,張纮被派遣至許都,任命侍御史。但孫權繼位時張纮又返回了東吳,任長史之職。張纮后來建議孫權遷都秣陵,孫權正在準備時張纮病逝,其年六十歲。孫權為之流涕。 ...
張纮。 張纮(151—211年),字子綱,廣陵人。東吳謀士,和張昭一起合稱“二張”。孫策平定江東時親自登門邀請,張纮遂出仕為官。后來,張纮被派遣至許都,任命侍御史。但孫權繼位時張纮又返回了東吳,任長史之職。張纮后來建議孫權遷都秣陵,孫權正在準備時張纮病逝,其年六十歲。孫權為之流涕。
永慕堂為楊大參賦。明代。薛瑄。 大化運不息,逝水無停時。依依舊居室,惻愴中腸悲。書殘讀遺編,機有馀斷絲。斑衣不再舞,壽觴寧重持。庭前百卉芳,但覺陰陽移。儀容切寤寐,恍惚如見之。親心我所安,親志我所期。心志著且存,大節矢靡虧。悠哉孝子情,勖此終天思。
參政大資毗陵張公挽詩十首。宋代。周麟之。 晚歲游真館,分符蒞別京。九關留客鑰,千騎按屯營。天上金甌覆,江邊玉節明。傷心游宴地,悵望北山橫。
次韻云扉講師游南山有懷張外史舊游。明代。袁華。 昔陪張外史,躡云上崔嵬。前登風篁嶺,酌泉蒼蘚堆。后度麥岡重,荒墳際蒿萊。陵谷嗟變遷,覽茲良悲哉。維時莫春初,鳥乳聲喧豗。行循靈石澗,坐覓翻經臺。萬竹森玉立,云扉絕纖埃。楊氏椒房親,葬母此山隈。想當全盛日,軒蓋如云來。至今清壑亭,金鋪照莓苔。行觴藉草飲,蔬果雜櫻梅。賴彼二三子,促席相延陪。醉題素壁間,辭翰粲瓊瑰。掩映房山詠,光怪燭九垓。騎鯨上天去,化鶴何年回。二妙不可作,撫卷心孔哀。
題鄭侍御藍田別業。唐代。張喬。 秋山清若水,吟客靜于僧。小徑通商嶺,高窗見杜陵。云霞朝入鏡,猿鳥夜窺燈。許作前峰侶,終來寄上層。
取道長河進宮齋戒即目有懷點筆成什 其四。。弘歷。 必告慈寧曉問安,延緣桂棹溯游瀾。黍芃麥秀香風里,縹緲西池直北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