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身經百戰來,錦袍血染雨花臺。天王旗色連淮海,地道雷聲剩劫灰。
洗濯建康還虎踞,掃除平樂騁龍媒。即今重對南樓月,猶似當年畫角催。
叔祖威毅伯晉太子太保上六長句戊子臘月 其三。清代。曾廣鈞。 回首身經百戰來,錦袍血染雨花臺。天王旗色連淮海,地道雷聲剩劫灰。洗濯建康還虎踞,掃除平樂騁龍媒。即今重對南樓月,猶似當年畫角催。
曾廣鈞(1866年-1929年),字重伯,號伋庵,又號伋安,湖南湘鄉人。曾國藩長孫。曾廣鈞為曾國藩三子曾紀鴻長子。光緒十五年(1889年)中進士,同年五月,改翰林院庶吉士。光緒十六年四月,散館,授翰林院編修。甲午戰爭后,官廣西知府。 ...
曾廣鈞。 曾廣鈞(1866年-1929年),字重伯,號伋庵,又號伋安,湖南湘鄉人。曾國藩長孫。曾廣鈞為曾國藩三子曾紀鴻長子。光緒十五年(1889年)中進士,同年五月,改翰林院庶吉士。光緒十六年四月,散館,授翰林院編修。甲午戰爭后,官廣西知府。
送張穆之還鯨山舊居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何鞏道。 駑駘無力自蹉跎,重過龍門感自多。南海甘棠留世澤,西淮流水嘆恩波。操同清□常依鶴,書寄山陰好換鵝。一奏玉琴江月上,倚流閒聽縣人歌。
自述。明代。唐順之。 祗為抽簪早,歸來已四春。本非食肉相,猶是飯牛身。負郭無新業,灌園有舊鄰。磯邊獨釣客,隴上偶耕人。相見一相笑,吾今罷問津。
今夜清輝漾。想月殿、菱花出匣,一輪初上。萬戶千門連碧海,處處鉤簾倚幌。
只少我、一人凝望。多謝東鄰遺粔籹,恰分明、掬取團圓樣。
賀新郎 中秋伏枕承蘧庵先生有月餅果物之惠病起賦謝。清代。陳維崧。 今夜清輝漾。想月殿、菱花出匣,一輪初上。萬戶千門連碧海,處處鉤簾倚幌。只少我、一人凝望。多謝東鄰遺粔籹,恰分明、掬取團圓樣。開籠看,神差王。紛然佳果還相貺。揩病眼、荔奴黃皺,哀梨碧漲。忽憶添丁千里外,阻隔丹崖綠嶂。恨此物、無緣分餉。若使姮娥知我意,也璇閨、掩卻垂綃帳。應為我,色惆悵。
塞上讀霞海篇寄管涔子。明代。林大春。 當代推詞伯,如公思獨玄。明霞歸遠渚,孤月出高天。魯壁存經舊,漢宮作賦先。蒼茫辭闕下,灑落向江邊。興引赤城愜,情憐碧海偏。奇文振巖穴,麗藻發林泉。玉鐸驚回首,金聲失比肩。草書潛逼圣,載酒細論賢。門比孫登重,山因謝朓傳。游秦膺舜岳,思越感堯年。夜夢抽簪侶,秋懷倚劍篇。登臨嗟遠矣,風物轉悠然。好靜能齊俗,端居或問禪。賓僚盡傾倒,騷雅幸周旋。重望歸安石,幽期合稚川。曹劉時并蓋,李郭或同船。賤子暫持節,長途許執鞭。青門逢勝集,紫省列群仙。忝竊分徐榻,光輝入孔筵。終南巧舞外,長樂婉歌前。忽奏陽春曲,兼聆流水弦。疑游洞庭浦,如陟華山巔。縹緲飛千里,空濛俯八埏。別來馀臘雪,吟處起春煙。朝傍黑河宿,暮從青戍眠。寶刀增意氣,彩筆愧塵緣。塞晚愁聞雁,溪清想釣鳣。何時隨汗漫,白日共聯翩。醉訪燒丹地,閒行種藥田。枕書仍寤寐,驛傳若留連。沙隱朔云暗,峰回羌樹圓。關西悵脩阻,空復望飛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