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峰掘起天當中,撐拄元氣開鴻濛。左右闔辟兩巨壑,徑路各絕風云通。
松風遠自云中起,搖蕩云光山色里。水交山斷置人家,松響溪聲動窗幾。
巖高谷迥居無鄰,松林有路無行人。豈非高士嘗避秦,自此千載無問津。
又疑靈境與世隔,乃是天地神物之所珍。我家龍眠東,西望兩谷口。
每至夕陽時,嵐光紛照牖。日月逝矣身今衰,芒屨竟隔青崔嵬。
卻尋圖中幽谷到窮處,忽有數峰天際來。張君畫山最得古人妙,俯視百年畫史皆塵埃。
人家收得尺絹素,屈指不數王麓臺。何況林卉與翎羽,擾擾俗工何足取。
韓干戴嵩堪障壁,徐熙周昉遺兒女。落落平生山水情,移將看畫亦眼明。
于今安得張君死復生,與余結茅共對青山青。
題張篁村萬木奇峰圖。清代。姚鼐。 一峰掘起天當中,撐拄元氣開鴻濛。左右闔辟兩巨壑,徑路各絕風云通。松風遠自云中起,搖蕩云光山色里。水交山斷置人家,松響溪聲動窗幾。巖高谷迥居無鄰,松林有路無行人。豈非高士嘗避秦,自此千載無問津。又疑靈境與世隔,乃是天地神物之所珍。我家龍眠東,西望兩谷口。每至夕陽時,嵐光紛照牖。日月逝矣身今衰,芒屨竟隔青崔嵬。卻尋圖中幽谷到窮處,忽有數峰天際來。張君畫山最得古人妙,俯視百年畫史皆塵埃。人家收得尺絹素,屈指不數王麓臺。何況林卉與翎羽,擾擾俗工何足取。韓干戴嵩堪障壁,徐熙周昉遺兒女。落落平生山水情,移將看畫亦眼明。于今安得張君死復生,與余結茅共對青山青。
姚鼐(nài)(1731~1815)清代著名散文家,與方苞、劉大櫆并稱為“桐城三祖”。字姬傳,一字夢谷,室名惜抱軒(在今桐城中學內),世稱惜抱先生、姚惜抱,安徽桐城人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中進士,任禮部主事、四庫全書纂修官等,年才四十,辭官南歸,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、江南紫陽、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。著有《惜抱軒全集》等,曾編選《古文辭類纂》。 ...
姚鼐。 姚鼐(nài)(1731~1815)清代著名散文家,與方苞、劉大櫆并稱為“桐城三祖”。字姬傳,一字夢谷,室名惜抱軒(在今桐城中學內),世稱惜抱先生、姚惜抱,安徽桐城人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中進士,任禮部主事、四庫全書纂修官等,年才四十,辭官南歸,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、江南紫陽、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。著有《惜抱軒全集》等,曾編選《古文辭類纂》。
游南薰亭。明代。陳璉。 桂林名勝地,臺觀跡多陳。空馀南薰亭,屹立漓水濆。使君喜登臨,從游有嘉賓。拂石坐紫苔,援琴鼓南薰。神暢情所感,理契意爰臻。忽茲縱遐矚,躋攀極嶙峋。下瞰皇澤灣,流水碧沄沄。石洞深窈窕,清虛絕垢氛。昔賢有遺刻,半雜苔蘚紋。江山宛如故,韶音誰復聞。登臨稍畢景,感慨懷古人。早晚聽履聲,行當近星辰。
聞南中流言有感 其四。明代。王世貞。 裁呼小草便無聞,祇為慚他誓墓文。若道長安車馬色,春風吹作五陵云。
雨香館對雨 其二。。弘歷。 欲擬山如畫,猶虞畫不如。迎人先洗壒,澤物不分樗。風勢雄偏爽,云容澹自舒。須臾晴旭朗,新黛入煙疏。
詠史五首其四·商人。宋代。范仲淹。 履癸昆吾禍莫移,應天重造帝王基。子孫何事為炮烙,不念嘻吁祝網時。
首尾吟 其四十九。宋代。邵雍。 堯夫非是愛吟詩,詩是堯夫會計時。進退云山為主判,陶镕水竹是兼司。鶯花舊管三千首,風月初收二百題。歲暮又須行考課,堯夫非是愛吟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