倦柳驚鴉,澄湖低月,墜霜初度篷罅。搖落心情,交加魂夢,水天離思難寫。
賦箋詞筆,憶相見、秋娘淡雅。凄涼只在,學繡村邊,曉鐘敲罷。
可能負卻西風,兩槳來時,暮云凝乍。啼紅唾碧,衫痕猶涴,尚記那回簾下。
怨人輕別,是才識、香囊分麝。孤鴻遙去,說與教知,酒醒今夜。
慶宮春 冬夜泊舟鴛湖有憶。清代。厲鶚。 倦柳驚鴉,澄湖低月,墜霜初度篷罅。搖落心情,交加魂夢,水天離思難寫。賦箋詞筆,憶相見、秋娘淡雅。凄涼只在,學繡村邊,曉鐘敲罷。可能負卻西風,兩槳來時,暮云凝乍。啼紅唾碧,衫痕猶涴,尚記那回簾下。怨人輕別,是才識、香囊分麝。孤鴻遙去,說與教知,酒醒今夜。
厲鶚(1692-1752),字太鴻,又字雄飛,號樊榭、南湖花隱等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,清代文學家,浙西詞派中堅人物。康熙五十九年舉人,屢試進士不第。家貧,性孤峭。乾隆初舉鴻博,報罷。性耽聞靜,愛山水,尤工詩馀,擅南宋諸家之勝。著有《宋詩紀事》、《樊榭山房集》等。 ...
厲鶚。 厲鶚(1692-1752),字太鴻,又字雄飛,號樊榭、南湖花隱等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,清代文學家,浙西詞派中堅人物。康熙五十九年舉人,屢試進士不第。家貧,性孤峭。乾隆初舉鴻博,報罷。性耽聞靜,愛山水,尤工詩馀,擅南宋諸家之勝。著有《宋詩紀事》、《樊榭山房集》等。
七夕。宋代。劉跂。 夜永風露下,庭空簾幕秋。杯盤延素魄,針縷動雙眸。天上秖今夕,人間寧少留。如何一水際,歲歲此相求。
三月十八日水濱閒步 其二。明代。楊慎。 楊林今日是昭關,白首拘留未得還。漁父浣紗渾不見,斷腸今古淚潺湲。
一舟停、佛貍祠下,酒邊人與花遇。金焦雙送南朝客,海上圓波重聚。
相記取。只那夕朱樓,我汝銷魂處。簾櫳遍數。又露掠篷低,風銷蠟黯,草草別君去。
邁陂塘 金陵王木齊追送予海上,以詞錄別,依韻和答。清代。程頌萬。 一舟停、佛貍祠下,酒邊人與花遇。金焦雙送南朝客,海上圓波重聚。相記取。只那夕朱樓,我汝銷魂處。簾櫳遍數。又露掠篷低,風銷蠟黯,草草別君去。人間世,都似看花隔霧。庾郎何必詞賦。卅年爭笑屠龍技,誰共靈修相訴。聊慰汝。盼等到重陽,買棹江南雨。艷才何補。剩十里青溪,二分明月,兜影照離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