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寸通犀,脈脈難窺,含無限情。記針才棘刺,捧時尤媚,鎮馀銀液,捫罷偏驚。
小恰容憐,芳能飏恨,莫近彈棋最不平。羅襟掩,嘆幾曾灰盡,半為琴聲。
覆蓮狀未分明。愛慧性玲瓏在目成。乍歡娛著處,怦如危柱,別離催就,亂若懸旌。
門里輕挑,秋來暗合,閒悶閒愁特地生。花前見,算除非換得,方表深盟。
沁園春 心。清代。厲鶚。 一寸通犀,脈脈難窺,含無限情。記針才棘刺,捧時尤媚,鎮馀銀液,捫罷偏驚。小恰容憐,芳能飏恨,莫近彈棋最不平。羅襟掩,嘆幾曾灰盡,半為琴聲。覆蓮狀未分明。愛慧性玲瓏在目成。乍歡娛著處,怦如危柱,別離催就,亂若懸旌。門里輕挑,秋來暗合,閒悶閒愁特地生。花前見,算除非換得,方表深盟。
厲鶚(1692-1752),字太鴻,又字雄飛,號樊榭、南湖花隱等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,清代文學家,浙西詞派中堅人物。康熙五十九年舉人,屢試進士不第。家貧,性孤峭。乾隆初舉鴻博,報罷。性耽聞靜,愛山水,尤工詩馀,擅南宋諸家之勝。著有《宋詩紀事》、《樊榭山房集》等。 ...
厲鶚。 厲鶚(1692-1752),字太鴻,又字雄飛,號樊榭、南湖花隱等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,清代文學家,浙西詞派中堅人物??滴跷迨拍昱e人,屢試進士不第。家貧,性孤峭。乾隆初舉鴻博,報罷。性耽聞靜,愛山水,尤工詩馀,擅南宋諸家之勝。著有《宋詩紀事》、《樊榭山房集》等。
秋懷次韻晁應之三首。宋代。張耒。 木落晚風急,宵涼侵暑衣。有期惟向老,無計未成歸。只益顛毛脫,還從髀骨肥。感時仍吊古,回首意多違。
送鈐轄館使王公二首 其二。宋代。張靖。 玉勒嘶風出錦城,山光野色助離情。行行莫倦神華遠,芳草連云伴去程。
次東卿韻挽北村秋官五首 其三。明代。邊貢。 公昔較我藝,弱冠舉于鄉。公子復青年,探花冠群芳。浩蕩云中衢,接羽相翱翔。思公不可見,斷絕我中腸。
宿隱微山房。元代。華幼武。 二月蘭舟泊上宮,春云不雨玉壇空。苔生白石斑斑綠,魚養丹池個個紅。對酒燭分花底夜,出簾香散竹間風。高寒未覺仙臺遠,只比相逢似夢中。
移居太仆街。明代。石寶。 從仕二十載,卜居亦六七。身世任蓬轉,無問喧與僻。最后移闕西,地位更平直。趨鼓向啟明,繞盡宮樹碧。城遙漏聲杳,起望恒佇立。憑仗窗間禽,晨晦有消息。迂慢恐非宜,取近愧寡力。暫借鷦鷯枝,豈敢望安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