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寧都護軍威重,九驛梯航壓要津。十二銅魚尊畫戟,
三千犀甲擁朱輪。風云已靜西山寇,閭井全移上國春。
不獨來蘇發歌詠,天涯半是泣珠人。
贈容南韋中丞。唐代。陳陶。 普寧都護軍威重,九驛梯航壓要津。十二銅魚尊畫戟,三千犀甲擁朱輪。風云已靜西山寇,閭井全移上國春。不獨來蘇發歌詠,天涯半是泣珠人。
陳陶(約公元812—約885年):字嵩伯,號三教布衣。《全唐詩》卷七百四十五“陳陶”傳作“嶺南(一云鄱陽,一云劍浦)人”。然而從其《閩川夢歸》等詩題,以及稱建水(在今福建南平市東南,即閩江上游)一帶山水為“家山”(《投贈福建路羅中丞》)來看,當是劍浦(今福建南平)人,而嶺南(今廣東廣西一帶)或鄱陽(今江西波陽)只是他的祖籍。早年游學長安,善天文歷象,尤工詩。舉進士不第,遂恣游名山。唐宣宗大中(847—860年)時,隱居洪州西山(在今江西新建縣西),后不知所終。有詩十卷,已散佚,后人輯有《陳嵩伯詩集》一卷。 ...
陳陶。 陳陶(約公元812—約885年):字嵩伯,號三教布衣。《全唐詩》卷七百四十五“陳陶”傳作“嶺南(一云鄱陽,一云劍浦)人”。然而從其《閩川夢歸》等詩題,以及稱建水(在今福建南平市東南,即閩江上游)一帶山水為“家山”(《投贈福建路羅中丞》)來看,當是劍浦(今福建南平)人,而嶺南(今廣東廣西一帶)或鄱陽(今江西波陽)只是他的祖籍。早年游學長安,善天文歷象,尤工詩。舉進士不第,遂恣游名山。唐宣宗大中(847—860年)時,隱居洪州西山(在今江西新建縣西),后不知所終。有詩十卷,已散佚,后人輯有《陳嵩伯詩集》一卷。
挽吏部鄭侍郎。明代。陳璉。 職亞天官譽四馳,一朝捐館實堪悲。銓衡任重持公論,經濟才高受主知。玉瘞青山仙去遠,月明華表鶴歸遲。平生功業誰能紀,墓石新刊太史辭。
陰晦中忽見華山。金朝。馮璧。 吏部能開衡岳云,坡仙曾借海宮春。蓮峰清曉忽自獻,二公何人予何人。
小游仙(十首)。明代。桑悅。 日輪赫赫起東溟,真火抽添養白庭。湯谷蕭蕭萬竿竹,裁書少昊借秋聲。
雜詩九首 其七。明代。王廷陳。 芳春驟青驪,遨游楚江濱。道旁若堂封,云是呂王墳。衢路化陌阡,臺館盡燒焚。陰風嘯寒鴟,古隧翔狐群。牛羊牧其巔,淩藉日繽紛。生存華屋居,嬪妾從如云。一朝寱重泉,貴賤何由分。龐公困隴畝,耕稼良已勤。誰知千載后,史冊播馀芬。
題山水畫四首 其三 歐陽永叔秋聲賦。。劉崧。 群木颯蕭蕭,虛堂坐寂寥。秋聲方永夜,月色自中宵。目倦青編過,眠遲絳蠟消。平生江海志,及此嘆飄搖。
同崔太史張侍御飲周都閫亭子。明代。何景明。 公主山亭在,元戎小隊回。碧沙沾細雨,白日映輕雷。已并花邊駿,難孤竹下杯。良宵可乘興,歸騎莫頻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