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生不識榕隱翁,邇從雋胤廉仙蹤。出守瓊邦五葉祖,遠溯忠肅咸章縫。
奈生不辰值勝國,飧芝茹檗靈山中。幸際昌朝拓景運,刷翰振羽思摩空。
風云匝天地勢隔,炎方桂海無逵鴻。橫經姑事王郡博,懷文不遇田河東。
陳辭闕下圖歸計,親承天語諭從容。漱流轉吸環海勝,枕石高眠絕島峰。
田疇慣與鄰農植,詩辭未許時人工。神馳忽夢游旗導,天盡俄聞詠水窮。
書香波潤庇后裔,小同世業能興宗。夙將三禮魁天下,瀰洪經緯羅心胸。
始知造物有遠鑒,高賢下列非不逢。世無叔譽觀中野,九原可作當公從。
詠瓊山唐公誼方先祖手植榕座。明代。倫文敘。 我生不識榕隱翁,邇從雋胤廉仙蹤。出守瓊邦五葉祖,遠溯忠肅咸章縫。奈生不辰值勝國,飧芝茹檗靈山中。幸際昌朝拓景運,刷翰振羽思摩空。風云匝天地勢隔,炎方桂海無逵鴻。橫經姑事王郡博,懷文不遇田河東。陳辭闕下圖歸計,親承天語諭從容。漱流轉吸環海勝,枕石高眠絕島峰。田疇慣與鄰農植,詩辭未許時人工。神馳忽夢游旗導,天盡俄聞詠水窮。書香波潤庇后裔,小同世業能興宗。夙將三禮魁天下,瀰洪經緯羅心胸。始知造物有遠鑒,高賢下列非不逢。世無叔譽觀中野,九原可作當公從。
(1469—1513)明廣東南海人,字伯疇。弘治十二年進士第一。授翰林修撰,官至右春坊右諭德。有《迂岡集》、《白沙集》。 ...
倫文敘。 (1469—1513)明廣東南海人,字伯疇。弘治十二年進士第一。授翰林修撰,官至右春坊右諭德。有《迂岡集》、《白沙集》。
偈頌七十二首。宋代。釋祖欽。 洪蒙未判絕疏親,畢竟難將事理分。夜半正明還不露,金剛腦后鐵昆侖。
點絳唇。清代。顧信芳。 雨過晴窗,參差花影和簾捲。袖羅寒淺。獨立閑庭晚。新雁橫空,天寫秋云怨。斜陽岸。亂愁千點。落葉西風滿。
題劉教諭兩山書堂。明代。楊榮。 左峰儼飛蓋,右峰如聚轂。兩峰并高寒,對峙氣清淑。羨爾志沖澹,于焉構書屋。中藏萬卷馀,瑯瑯時誦讀。素燈深夜雨,瀟瀟響梧竹。豈無青藜翁,殷勤訪天祿。白云東西飛,蒼翠宛在目。于茲移教鐸,遠度松溪曲。靜對湛盧清,難忘故山麓。寫此寓高情,尚慕紫陽躅。
白髭嘆。明代。王鏊。 我年三十九,白髭有一莖。當時初見之,妻子殊為驚。今年四十二,白者日益多。朝來明鏡中,對之不復嗟。人生天地間,老去會不免。猶勝嚴終輩,終身不得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