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內平田窄,東西截杳冥。雨侵諸縣黑,云破九門青。
暫看猶無暇,長棲信有靈。古苔秋漬斗,積霧夜昏螢。
怒恐撞天漏,深疑隱地形。盤根連北岳,轉影落南溟。
窮穴何山出,遮蠻上國寧。殘陽高照蜀,敗葉遠浮涇。
劚竹煙嵐凍,偷湫雨雹腥。閑房僧灌頂,浴澗鶴遺翎。
梯滑危緣索,云深靜唱經。放泉驚鹿睡,聞磬得人醒。
踏著神仙宅,敲開洞府扃。棋殘秦士局,字缺晉公銘。
一谷勢當午,孤峰聳起丁。遠平丹鳳闕,冷射五侯廳。
萬丈冰聲折,千尋樹影停。望中仙島動,行處月輪馨。
疊石移臨砌,研膠潑上屏。明時獻君壽,不假老人星。
終南山二十韻。唐代。李洞。 關內平田窄,東西截杳冥。雨侵諸縣黑,云破九門青。暫看猶無暇,長棲信有靈。古苔秋漬斗,積霧夜昏螢。怒恐撞天漏,深疑隱地形。盤根連北岳,轉影落南溟。窮穴何山出,遮蠻上國寧。殘陽高照蜀,敗葉遠浮涇。劚竹煙嵐凍,偷湫雨雹腥。閑房僧灌頂,浴澗鶴遺翎。梯滑危緣索,云深靜唱經。放泉驚鹿睡,聞磬得人醒。踏著神仙宅,敲開洞府扃。棋殘秦士局,字缺晉公銘。一谷勢當午,孤峰聳起丁。遠平丹鳳闕,冷射五侯廳。萬丈冰聲折,千尋樹影停。望中仙島動,行處月輪馨。疊石移臨砌,研膠潑上屏。明時獻君壽,不假老人星。
李洞,字才江,人,諸王孫也。慕賈島為詩,鑄其像,事之如神。時人但誚其僻澀,而不能貴其奇峭,唯吳融稱之。昭宗時不第,游蜀卒。詩三卷。 晚唐詩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詩歌(殘句六句)流傳至今,其中涉及蜀中的詩篇約有三十首,占其創作總量的六分之一,足見蜀中經歷在其詩歌創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。 ...
李洞。 李洞,字才江,人,諸王孫也。慕賈島為詩,鑄其像,事之如神。時人但誚其僻澀,而不能貴其奇峭,唯吳融稱之。昭宗時不第,游蜀卒。詩三卷。 晚唐詩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詩歌(殘句六句)流傳至今,其中涉及蜀中的詩篇約有三十首,占其創作總量的六分之一,足見蜀中經歷在其詩歌創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。
夜讀門山靜居二先生遺集。明代。唐之淳。 月色讓殘雪,角聲凄斷鴻。從軍泗水上,飛夢大江東。風冰綴檐鐸,鄰火送春舂。臨文懷二老,清淚濕焦桐。
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 其八。清代。沈光文。 門外蒼茫勢,神龍且寄髯。困方嗟褐短,人豈藉泉廉。善愛知珍鼎,需調用作鹽。呈身原不慣,應合與時潛。
城東即事。唐代。章碣。 閑尋香陌鳳城東,時暫開襟向遠風。玉笛一聲芳草外,錦鴛雙起碧流中。苑邊花竹濃如繡,渭北山川淡似空。回首漢宮煙靄里,天河金閣未央宮。
餞春絕句二首 其一。。曹家達。 東風吹綠泛瓊卮,零亂殘香不入時。惠照將離根柢苦,斜陽留得一絲絲。
代人上平江徐郎五首。宋代。曾協。 秋到人間斂麴塵,于門初見矞星辰。須知宇內風云合,況是天邊雨露新。盛德可容窺底蘊,殊功端自見經綸。不應久袖安邦手,運指從教轉大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