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聞廬陵風景天下無,孤峰聳絕凌荊吳。東南兩山互昏曉,日月重岡森蔽虧。
龍洲卻過太和縣,武峰卓立香城居。地靈宜有杰人出,舉目便覺江河殊。
六一仙翁呼不起,高節清風照桑梓。鄉里于今說故家,詩書有澤遺孫子。
芬芳玉樹被中庭,辟易名駒在千里。黃甲題名氣吐虹,太微執法心如水。
遠別庭闈今幾年,孤云望斷舊山川。青陽宛宛白日暮,一顧魂魄俱茫然。
馀情散入大江水,歸夢正落幽林前。林中老人年七十,面渥童顏發凝漆。
華屋山中宰相家,錦衣天上神仙客。生兒蚤入鹓鷺行,投老不忘山水窟。
百歲優游自可期,故園風物正芳時。悠悠忠孝丈夫事,榮枯利達真兒嬉。
太行山上瞻云客,應有房陵西去思。
歐時熙家山圖。明代。張寧。 我聞廬陵風景天下無,孤峰聳絕凌荊吳。東南兩山互昏曉,日月重岡森蔽虧。龍洲卻過太和縣,武峰卓立香城居。地靈宜有杰人出,舉目便覺江河殊。六一仙翁呼不起,高節清風照桑梓。鄉里于今說故家,詩書有澤遺孫子。芬芳玉樹被中庭,辟易名駒在千里。黃甲題名氣吐虹,太微執法心如水。遠別庭闈今幾年,孤云望斷舊山川。青陽宛宛白日暮,一顧魂魄俱茫然。馀情散入大江水,歸夢正落幽林前。林中老人年七十,面渥童顏發凝漆。華屋山中宰相家,錦衣天上神仙客。生兒蚤入鹓鷺行,投老不忘山水窟。百歲優游自可期,故園風物正芳時。悠悠忠孝丈夫事,榮枯利達真兒嬉。太行山上瞻云客,應有房陵西去思。
張寧(1426—1496)字靖之,號方洲,一作芳洲,浙江海鹽人,明朝中期大臣。景泰五年進士,授禮科給事中。豐采甚著,與岳正齊名,英宗嘗稱為“我張寧”云。成化中出知汀州,先教后刑,境內利病悉罷行之。后為大臣所忌,棄官歸,公卿交薦,不起。能詩畫、善書法,著有《方洲集》等。 ...
張寧。 張寧(1426—1496)字靖之,號方洲,一作芳洲,浙江海鹽人,明朝中期大臣。景泰五年進士,授禮科給事中。豐采甚著,與岳正齊名,英宗嘗稱為“我張寧”云。成化中出知汀州,先教后刑,境內利病悉罷行之。后為大臣所忌,棄官歸,公卿交薦,不起。能詩畫、善書法,著有《方洲集》等。
柳。明代。徐熥。 千絲萬縷斗妖嬈,和雨和煙陌上飄。夜夜篴聲關塞路,年年杯酒灞陵橋。隋堤臺女輸濃黛,楚國佳人斗細腰。只恐章臺春易老,幾回攀折恨蕭條。
粵臺懷古四首分韻得幽字 其三。明代。黃佐。 對酒煙霞晚,裁詩天地秋。坐聞松籟迥,行愛桂巖幽。大澤龍蛇遠,荒臺鹿豕游。向來南海尉,辛苦事嬴劉。
游碧玉洞。。區必傅。 杖策恣邀游,相從在浚谷。洞口白云生,天際巖如屋。瀑布掛崖間,飛空作碧玉。長侶江流聲,還如煙霧簇。幽人獲其趣,仰臥觀不足。采彼澗中蒲,泛觴石泉曲。吹笙應空山,幽響恒相逐。往笑任所之,沿流攬秋菊。共唱紫芝歌,遙慕綺與角。
謝烏鵲。宋代。劉宰。 朝來不成寐,啼鳥繞西東。似欲砭我愚,無虞終有兇。挽衣行太息,飛鳴鵲當空。似欲慰我心,正直神所容。舉手謝鳥鵲,尤喜當何從。吉兇兩不到,我在阿堵中。
送楊訓導擢曹州掌教二首 其一。明代。唐順之。 傳魁之世久知名,君作師儒更有聲。巳道江東桃李遍,春風還被魯諸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