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出共城門,古墓何累累。
就中如夏屋,下馬讀銘碑。
始知太尉名,富擅政和時。
詎知邑境中,倉皇來赤眉。
敢勇率子弟,肆殺力弗支。
編氓賴保全,迄今令名垂。
潺潺百泉流,日夕聲猶悲。
杜貴墓。兩漢。曹安。 東出共城門,古墓何累累。就中如夏屋,下馬讀銘碑。始知太尉名,富擅政和時。詎知邑境中,倉皇來赤眉。敢勇率子弟,肆殺力弗支。編氓賴保全,迄今令名垂。潺潺百泉流,日夕聲猶悲。
曹安民(?-197年),字安民,名不詳。東漢時期人物,曹德之子,曹操之侄,曹昂的堂兄弟,曹丕的堂兄,死于宛城之戰。按曹丕《典論》記載的“亡兄孝廉子脩、從兄安民遇害。”等情況來看,安民應該是曹操侄子錯不了,曹丕是他們屬于兄弟關系肯定不會弄錯。另外從典論的記載來看安民是和子脩并提的,子脩是曹昂的字,安民則肯定也是字不是名,至于三國志中記載則應取自曹丕之《典論》但陳壽又不知曹安民其名,故寫為“長子昂、弟子安民”。 ...
曹安。 曹安民(?-197年),字安民,名不詳。東漢時期人物,曹德之子,曹操之侄,曹昂的堂兄弟,曹丕的堂兄,死于宛城之戰。按曹丕《典論》記載的“亡兄孝廉子脩、從兄安民遇害。”等情況來看,安民應該是曹操侄子錯不了,曹丕是他們屬于兄弟關系肯定不會弄錯。另外從典論的記載來看安民是和子脩并提的,子脩是曹昂的字,安民則肯定也是字不是名,至于三國志中記載則應取自曹丕之《典論》但陳壽又不知曹安民其名,故寫為“長子昂、弟子安民”。
題董邦達西湖畫冊十四幅 其一 昭慶寺。。弘歷。 招提湖北角,閱武便曾過。碧篆消新火,青松拿老柯。客心惜頹廢,僧意冀檀那。欲擬從其愿,民財慮費多。
題善山院。宋代。許安仁。 瓦爐柏子裊殘煙,午夢醒時一暢然。不悟功名負終老,荒山饑走又三年。
喜雨二章。唐代。鄧肅。 暘蟲赫赫欲流金,夾岸垂楊失翠陰。已恐人間被湯旱,誰從天上作商霖。崇墉定有千箱積,果腹同傾四海心。我亦不須憂脫粟,聊賡既醉入瑤琴。
舟次三水寄竹泉上人。宋代。李震。 片云遠隔五羊城,白足高僧事事清。吟對梅花看月色,坐題桐葉聽秋聲。一塵不及人間跡,萬慮都忘物外情。賣卻床頭琴與劍,幾回相見話生平。
客中感懷四首 其一。清代。秦涌。 家山小別未多時,倏忽寒波動水湄。客里秋聲倍蕭颯,無端觸起故園思。
永夜靜坐頗得幽閒之趣因成二首 其一。清代。繆公恩。 人愁冬夜寒,我愛冬夜永。塵事白晝紛,意念深宵靜。默默一編書,熒熒一鐙影。無殊平旦時,令人發清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