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下王蒙藝且文,吳興趙公之外孫。
黃塵飄蕩今白發,典刑遠矣風流存。
華亭朱芾稱善畫,每觀蒙畫必嘆詫。
謂言妙處逼古人,世俗相傳倍增價。
昔年夜到南屏山,高堂素壁五月寒。
壁間舉目見修竹,煙雨冥漠蛟龍蟠。
呼童秉燭久不寐,細看醉墨王蒙字。
固知蒙也好天趣,畫師豈解知其意。
分枝綴葉人所知,要外枝葉求神奇。
天機貴足不貴似,此事不可傳諸師。
麟溪鄭君好奇士,愛畫猶能賞其趣。
嗚呼!世間作者非不多,鄭君甚少可奈何。
題王叔明墨竹為鄭叔度賦。明代。方孝孺。 吳下王蒙藝且文,吳興趙公之外孫。黃塵飄蕩今白發,典刑遠矣風流存。華亭朱芾稱善畫,每觀蒙畫必嘆詫。謂言妙處逼古人,世俗相傳倍增價。昔年夜到南屏山,高堂素壁五月寒。壁間舉目見修竹,煙雨冥漠蛟龍蟠。呼童秉燭久不寐,細看醉墨王蒙字。固知蒙也好天趣,畫師豈解知其意。分枝綴葉人所知,要外枝葉求神奇。天機貴足不貴似,此事不可傳諸師。麟溪鄭君好奇士,愛畫猶能賞其趣。嗚呼!世間作者非不多,鄭君甚少可奈何。
方孝孺(1357—1402年7月25日),寧海人,字希直,一字希古,號遜志,曾以“遜志”名其書齋,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,故稱“緱城先生”;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,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“正學”,亦稱“正學先生”,明朝大臣、學者、文學家、散文家、思想家。后因拒絕為發動“靖難之役”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,被朱棣殺害。南明福王時追謚“文正”。 ...
方孝孺。 方孝孺(1357—1402年7月25日),寧海人,字希直,一字希古,號遜志,曾以“遜志”名其書齋,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,故稱“緱城先生”;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,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“正學”,亦稱“正學先生”,明朝大臣、學者、文學家、散文家、思想家。后因拒絕為發動“靖難之役”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,被朱棣殺害。南明福王時追謚“文正”。
洪陽南溪道中。。石維巖。 輿筍嘔啞山徑迷,秋風著我下南溪。不遭離亂胡濘淖,自覺川原無町畦。萬里鄉愁隨處寫,半竿殘日向人低。朋儕為問生涯似,松鼠穿林與竹雞。
廣州竹枝辭 其五。。何絳。 坡山渡口春草齊,番山謝豹山中啼。可憐一夜瀟瀟雨,猶向東風憶蜀西。
登景山落霞亭二首 其一。明代。宗臣。 雪后登山落木繁,朱霞猶自出天根。奇峰斷石頻停馬,絕壁枯枝亂掛猿。桂樹千秋懷舊國,浮云何處望中原。蓬萊東去未為遠,吾欲簌風叩日門。
重寄元美 其二。明代。李攀龍。 南冠君子系京華,秋色傷心廣柳車。此地由來多俠客,不知誰是魯朱家。
贈項子全。明代。朱同。 過門未識子全面,久矣逢人說項斯。宦志已灰更變后,宗枝還念未分時。曾楊近古無神術,盧扁于今有國醫。尚擬好風吹杖履,夜深雨足剪園葵。
初至襄陽與熊心開總理夜話。。梁朝鐘。 虎帳銅壺夜氣清,羽林十萬靜無聲。單于冬入殘三輔,漢上秋成縶九營。勿慮衛青終失寵,無勞賈詡更談兵。吳山楚水年馀別,殘角空階盡月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