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黃風色歇,送子逾修畛。野風吹江樹,波水清且緊。
歸舟本自騖,兄值順流穩。金山會當聚,別暫情可忍。
送張六還京口。明代。李夢陽。 云黃風色歇,送子逾修畛。野風吹江樹,波水清且緊。歸舟本自騖,兄值順流穩。金山會當聚,別暫情可忍。
李夢陽(1472-1530),字獻吉,號空同,漢族,慶陽府安化縣(今甘肅省慶城縣)人,遷居開封,工書法,得顏真卿筆法,精于古文詞,提倡“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”,強調復古,《自書詩》師法顏真卿,結體方整嚴謹,不拘泥規矩法度,學卷氣濃厚。明代中期文學家,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。 ...
李夢陽。 李夢陽(1472-1530),字獻吉,號空同,漢族,慶陽府安化縣(今甘肅省慶城縣)人,遷居開封,工書法,得顏真卿筆法,精于古文詞,提倡“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”,強調復古,《自書詩》師法顏真卿,結體方整嚴謹,不拘泥規矩法度,學卷氣濃厚。明代中期文學家,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。
歲除寇至和吳廣文五首 其五。明代。林大春。 誰染關山戰血紅,三吳壯士引雕弓。荒林虎嘯風聲切,野戍烏啼夜色空。未信吟詩能退虜,翻令生子學從戎。何當挽取天河水,凈洗扶桑日月東。
相和歌辭。公無渡河。唐代。王建。 渡頭惡天兩岸遠,波濤塞川如疊坂。幸無白刃驅向前,何用將身自棄捐。蛟龍嚙尸魚食血,黃泥直下無青天。男兒縱輕婦人語,惜君性命還須取。婦人無力挽斷衣,舟沉身死悔難追。公無渡河公自為。
梁燕二首 其一。近現代。吳文治。 畫梁燕燕兩雄雌,添得新雛喜可知。羽翼長成飛去也,忘恩有負鬻勤斯。
題張叔平紅崖碑后。清代。司炳煃。 張君好游復好奇,逍遙不受名利羈。東行泰岱西咸池,凌跨三湘吊九嶷。繭足不遺蠻與夷,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。紅崖山石如猊獅,紅崖文字如龍夔。縮本、贗木相離支,懷古徒興三代悲。何君不畏艱與危,何君不憚熊與羆。崖懸萬仞身懸絲,陰氣肅肅砭人肌。捫蘿擗虺右手胝,摹拓豈任庸奴為。風神號怒山神私,忽躍忽叫交奔馳。奪其所寶心怨咨,旁人亦道君是癡。謂以性命博文辭,君方驚定神怡怡。大呼武侯報以詩,詩所難寫記補之。柳公、謝公筆淋漓,仿佛如見磨礱斷壁揮毫時。此圖二丈如披帷,張之老屋氣漫彌。毒龍猛獸相撐持,金仙蠻鬼雜怒嬉。日輪月殿云垂圍,大圈小圈光陸離。云黃海黑風凄其,長畫短畫盤蛟螭。陰陽萬象供爐錘,觀者揖君相叫噫。或疑或喜或眥睢,口量手揣心是非。謂是好古鄒君叔績不及知,可憐甘受世人欺。吁嗟乎,可憐甘愛世人欺,豈獨石鼓銘文岣嶁碑。
送程尊師東游有寄。唐代。羅隱。 華蓋峰前擬卜耕,主人無奈又閑行。且憑鶴駕尋滄海,又恐犀軒過赤城。絳簡便應朝右弼,紫旄兼合見東卿。勸君莫忘歸時節,芝似螢光處處生。
建初弟來都省視喜極有感三首 其三。。彭桂。 更傳兒女意,盡解憶長安。索飯啼堪念,牽衣別自難。兩人今旅次,八口在江干。此際愁何似,秋風暮更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