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道寧徇人,俗情能不暌。安見污潦內,有物吐虹霓。
茅翁笞叔申,調達謗牟尼。肝腑不相燭,何況大闡提。
名利巧愚人,往往使識迷。喧如百蚊蚋,溺若一酰雞。
寶彼九秋條,謂等三春荑。俯仰天地間,慨焉思夷齊。
吾弟稅輶軒,改服友鹿麛。竦身二華巔,紫氣為之低。
濯濯青蓮花,以根拔涂泥。而我尚攻中,棼結不受觿。
西畏弱水航,上慚玉京梯。晚途僅自克,何肉與周妻。
耕則共地肺,居則保天倪。
仲氏棄官學道投詩見依抒此為答 其二。明代。王世貞。 大道寧徇人,俗情能不暌。安見污潦內,有物吐虹霓。茅翁笞叔申,調達謗牟尼。肝腑不相燭,何況大闡提。名利巧愚人,往往使識迷。喧如百蚊蚋,溺若一酰雞。寶彼九秋條,謂等三春荑。俯仰天地間,慨焉思夷齊。吾弟稅輶軒,改服友鹿麛。竦身二華巔,紫氣為之低。濯濯青蓮花,以根拔涂泥。而我尚攻中,棼結不受觿。西畏弱水航,上慚玉京梯。晚途僅自克,何肉與周妻。耕則共地肺,居則保天倪。
王世貞(1526年-1590年)字元美,號鳳洲,又號弇州山人,漢族,太倉(今江蘇太倉)人,明代文學家、史學家。“后七子”領袖之一。官刑部主事,累官刑部尚書,移疾歸,卒贈太子少保。好為古詩文,始于李攀龍主文盟,攀龍死,獨主文壇二十年。有《弇山堂別集》、《嘉靖以來首輔傳》、《觚不觚錄》、《弇州山人四部稿》等。 ...
王世貞。 王世貞(1526年-1590年)字元美,號鳳洲,又號弇州山人,漢族,太倉(今江蘇太倉)人,明代文學家、史學家。“后七子”領袖之一。官刑部主事,累官刑部尚書,移疾歸,卒贈太子少保。好為古詩文,始于李攀龍主文盟,攀龍死,獨主文壇二十年。有《弇山堂別集》、《嘉靖以來首輔傳》、《觚不觚錄》、《弇州山人四部稿》等。
東平路中遇大水。唐代。高適。 天災自古有,昏墊彌今秋。霖霪溢川原,澒洞涵田疇。指途適汶陽,掛席經蘆洲。永望齊魯郊,白云何悠悠。傍沿鉅野澤,大水縱橫流。蟲蛇擁獨樹,麋鹿奔行舟。稼穡隨波瀾,西成不可求。室居相枕藉,蛙黽聲啾啾。仍憐穴蟻漂,益羨云禽游。農夫無倚著,野老生殷憂。圣主當深仁,廟堂運良籌。倉廩終爾給,田租應罷收。我心胡郁陶,征旅亦悲愁。縱懷濟時策,誰肯論吾謀。
訴衷情·茫茫云海浩無邊。宋代。趙師俠。 茫茫云海浩無邊。天與誰相連。舳艫萬里來往,有禱必安全。專掌握,雨晹權。屬豐年。瓊卮玉醴,饗此精誠,福慶綿綿。
讀史有感。。朱帆。 依然天子共朝臣,青史何須辨偽真。不向深山驅虎豹,焉能高閣畫騏麟。屠鷹烹狗非徒漢,焚籍坑儒豈獨秦。千古休提堯舜事,君王若個不愚民。
送林丈內艱南還二首 其一。明代。于慎行。 慘淡歸人意,春前問去舟。參商初兩地,膠漆已三秋。雨色低津樹,江光隱驛樓。庭花多所恨,不是錦衣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