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見草堂榿樹西,早來云氣忽相迷。野老回船怕風雨,竹雞柵里莫教啼。
題倪元鎮畫。元代。郭翼。 不見草堂榿樹西,早來云氣忽相迷。野老回船怕風雨,竹雞柵里莫教啼。
(1305—1364)元昆山人,字羲仲,號東郭生,又號野翁。少從衛培學,工詩,尤精于《易》。以豪杰自負。嘗獻策張士誠,不用,歸耕婁上。老得訓導官,與時忤,偃蹇以終。有《雪履齋筆記》、《林外野言》。 ...
郭翼。 (1305—1364)元昆山人,字羲仲,號東郭生,又號野翁。少從衛培學,工詩,尤精于《易》。以豪杰自負。嘗獻策張士誠,不用,歸耕婁上。老得訓導官,與時忤,偃蹇以終。有《雪履齋筆記》、《林外野言》。
對月書感 其一。清代。丘逢甲。 明月出滄海,我家滄海東。獨憐今夜見,猶與故鄉同。喪亂山河改,流亡邑里空。相思祗垂淚,顧影愧歸鴻。
送蘇監生復還家。。謝晉。 才辭東觀入成均,又見治裝去謁親。為客情懷如昨日,到京才學勝他人。歸遲莫訝縫衣舊,志遂應當戲綵新。想是今年除夜酒,團欒坐待故園春。
次韻昌甫聞予過仲益見寄。宋代。韓淲。 離群常恨不能佳,桂到秋深處處花。幽討既尋泉水矣,傍搜豈忘月軒耶。翁留觴酌時煨栗,友為爐熏更作茶。不是襟期安得此,世間馀事我何加。
王爺廟次韻黃山谷登快閣。清代。陳忠平。 幾度登臨約未成,偶從雨隙得微晴。煙光色散諸般幻,水鏡天開一線明。香火終年車絡繹,沙丘亙古棘縱橫。我來不為前途卜,但與閒鷗有舊盟。
游金山寺見舊作有述同游者兩謝君方子公張明教及童子二仲也。明代。袁宏道。 壁上苔痕字,回頭十二年。方平猶眼底,江令是生前。童子來扶杖,山僧試煮泉。浪中驚準出,塔下古蛟眠。駭目洞心處,危滕峭石邊。無栽慈竹地,有縱怒鵬天。一壁云皆碎,千溝瓦忽縣。波涵萬里月,石老六朝煙。楊子來歌吹,南徐閱井廛。萍飄建鄴鎮,豆許海門船。鯊鬣遮晴島,珠胎射綠淵。云堂招賈客,鹽豉供朝賢。夜火朝嵐市,風枝水響禪。山中無印老,休舉帶因緣。
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五。宋代。汪元量。 銷金帳下忽天明,夢里無情亦有情。何處亂山可埋骨,暫時相對坐調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