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壺七萬神{聱耳換黽}連,瓊臺縹緲居靈仙。
鯨翻海運成桑田,異境誰使夸娥遷。
铦鋒四面蒼圭圓,巨靈巧以青瑤鐫。
揉風洗雨凈娟娟,修眉浮空秀爭妍。
清溪回旋瀉幽泉,下有澄瀾湛洄淵。
繡楣雕欄欲飛翻,凌切漢道摩星躔。
恍如直跨須彌巔,琉璃凝光圍四天。
喜君妙齡謝世喧,萱堂茲顏白盈顛。
兒童牽衣戲蹁躚,優哉此樂誰與先。
嗟予昔以三釜懸,投身世網百慮煎。
今乎老矣誠可憐,狙猿何用簪纓纏。
子云終須守一廛,誅茅結屋才數椽。
薜衣雜佩紉蘭荃,手披白蟫玩青編。
春暉不報常欿然,雖有至樂安能全。
寄題環翠樓。宋代。楊時。 方壺七萬神{聱耳換黽}連,瓊臺縹緲居靈仙。鯨翻海運成桑田,異境誰使夸娥遷。铦鋒四面蒼圭圓,巨靈巧以青瑤鐫。揉風洗雨凈娟娟,修眉浮空秀爭妍。清溪回旋瀉幽泉,下有澄瀾湛洄淵。繡楣雕欄欲飛翻,凌切漢道摩星躔。恍如直跨須彌巔,琉璃凝光圍四天。喜君妙齡謝世喧,萱堂茲顏白盈顛。兒童牽衣戲蹁躚,優哉此樂誰與先。嗟予昔以三釜懸,投身世網百慮煎。今乎老矣誠可憐,狙猿何用簪纓纏。子云終須守一廛,誅茅結屋才數椽。薜衣雜佩紉蘭荃,手披白蟫玩青編。春暉不報常欿然,雖有至樂安能全。
(1053—1135)南劍州將樂人,字中立,號龜山。神宗熙寧九年進士。調官不赴。先后師事程顥、程頤,杜門不仕十年。歷知瀏陽、余杭、蕭山,改荊州教授。金人攻汴京,堅論嚴為守備,除右諫議大夫;又反對割三鎮以乞和,兼國子監祭酒。指斥蔡京蠹國害民,力辟王安石之學。高宗立,除工部侍郎。以龍圖閣直學士致仕,專事著述講學。卒謚文靖。與游酢、呂大臨、謝良佐號為程門四先生,又與羅從彥、李侗等同列南劍三先生。其學術后被奉為程氏正宗。有《二程粹言》、《龜山先生語錄》、《龜山集》。 ...
楊時。 (1053—1135)南劍州將樂人,字中立,號龜山。神宗熙寧九年進士。調官不赴。先后師事程顥、程頤,杜門不仕十年。歷知瀏陽、余杭、蕭山,改荊州教授。金人攻汴京,堅論嚴為守備,除右諫議大夫;又反對割三鎮以乞和,兼國子監祭酒。指斥蔡京蠹國害民,力辟王安石之學。高宗立,除工部侍郎。以龍圖閣直學士致仕,專事著述講學。卒謚文靖。與游酢、呂大臨、謝良佐號為程門四先生,又與羅從彥、李侗等同列南劍三先生。其學術后被奉為程氏正宗。有《二程粹言》、《龜山先生語錄》、《龜山集》。
己卯歲除夜。宋代。趙友直。 剛迎新歲至,俄驚歲復分。燒燈明萬戶,爆竹響千門。愁對梅花詠,強將柏葉吞。經年心底事,明日付東君。
寄江陰史君尹梅津。。釋元肇。 清簡何曾五馬榮,時艱念慮在生靈。江如謝朓詩中靜,山似岳陽樓上青。戢戢魚頭曝冬日,翩翩鴉字出宸庭。三吳父老遙相祝,幾向天邊望福星。
青絞道中。明代。王弘誨。 徑轉疑無路,溪迷別有槎。亂山一鳥道,深樹幾人家。旅食隨田舍,村醪趁野花。輿圖窮島嶼,黎庶遍桑麻。
送羅永年西歸二首。宋代。楊萬里。 梅莟蒼香邊蹈雪來,杏花雨里帶春回。明朝解纜還千里,今日看花更一杯。
茄藤社觀番戲二絕句 其一。清代。范咸。 連臂相看笑踏歌,陳詞道是感恩多。劇憐不似弓鞋影,一曲春風奈若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