嵯峨聶都山,豫水茲發原。始者才濫觴,其流細涓涓。
東行介南野,章水西入焉。又東漸雄張,有州故名虔。
貢水遠來赴,融合為贛川。當其初合時,泓渟匪為淵。
中通尺五流,玉虹臥蜿蜒。群山來左右,萬石梗后前。
初疑牧群羊,忽訝墮飛鳶。伏犀狀魁桀,浮雁影接聯。
阿河陣敢死,赴浴池連錢。下者宛蹲踞,上者將騰騫。
或矯首欲斗,或宛留安眠。或退然深伏,露尖大如拳。
或竦然特起,儼立高齊肩?;騼蓛蔀榕迹蛭槲橄噙B。
此有一席平,彼有萬竅穿。齒齒漱寒冽,眼眼開青圓。
形?;ヱY騁,氣勢相吐吞。平坦十數丈,變怪紛百千。
顧盼不暇給,算數疇能殫。天公轟震霆,力士推雷門。
上下相舂撞,對語不得聞。眾灘角巇崄,四灘獨稱尊。
其一曰天柱,豎立如登天。幽深下無際,渦盤矗回旋。
其下為舞索,風索飛翩翩。絕流迤而東,蛇蚓相縈牽。
大了與惶恐,殆見伯仲間。輕駃疾于箭,號怒沸若煎。
下此得安流,衽席過舟船。我生苦萍梗,薄宦游梅關。
三載兩經過,每過心為寒。酹酒問長江,胚胎始何年。
胡不事夷易,而樂從崄難。江神信靈異,恍惚若有言。
吾來卜居此,肇自開混元。清兮伏塵滓,介如抱剛堅。
一片朝宗心,萬折無變遷。所樂在兼濟,未始間愚賢。
征人鬧憧憧,鹢首浮翩翩。吾力所能任,登岸常相先。
雖然有觸齧,自取非吾愆。清獻昔疏剔,不露斧鑿痕。
至今虎城下,滾滾流遺恩。坡仙逐海南,為世所棄捐。
風帆一葉身,詩句萬口傳。灘石本非崄,人自以崄看。
委蛇曲折間,道徑自平平。子行但由中,坎窞居其邊。
子舟要適平,輕重防其偏。乘流亦良便,避礙須達權。
五湖瑩如鏡,瞬息風濤掀。嬉笑或藏怒,至愛存笞鞭。
灘石信非崄,崄處卻萬全。我聞說是義,心思俱豁然。
一笑過灘去,落照銜山前。
出灘賦灘石。宋代。徐鹿卿。 嵯峨聶都山,豫水茲發原。始者才濫觴,其流細涓涓。東行介南野,章水西入焉。又東漸雄張,有州故名虔。貢水遠來赴,融合為贛川。當其初合時,泓渟匪為淵。中通尺五流,玉虹臥蜿蜒。群山來左右,萬石梗后前。初疑牧群羊,忽訝墮飛鳶。伏犀狀魁桀,浮雁影接聯。阿河陣敢死,赴浴池連錢。下者宛蹲踞,上者將騰騫?;虺C首欲斗,或宛留安眠?;蛲巳簧罘?,露尖大如拳?;蝰等惶仄?,儼立高齊肩。或兩兩為偶,或伍伍相連。此有一席平,彼有萬竅穿。齒齒漱寒冽,眼眼開青圓。形?;ヱY騁,氣勢相吐吞。平坦十數丈,變怪紛百千。顧盼不暇給,算數疇能殫。天公轟震霆,力士推雷門。上下相舂撞,對語不得聞。眾灘角巇崄,四灘獨稱尊。其一曰天柱,豎立如登天。幽深下無際,渦盤矗回旋。其下為舞索,風索飛翩翩。絕流迤而東,蛇蚓相縈牽。大了與惶恐,殆見伯仲間。輕駃疾于箭,號怒沸若煎。下此得安流,衽席過舟船。我生苦萍梗,薄宦游梅關。三載兩經過,每過心為寒。酹酒問長江,胚胎始何年。胡不事夷易,而樂從崄難。江神信靈異,恍惚若有言。吾來卜居此,肇自開混元。清兮伏塵滓,介如抱剛堅。一片朝宗心,萬折無變遷。所樂在兼濟,未始間愚賢。征人鬧憧憧,鹢首浮翩翩。吾力所能任,登岸常相先。雖然有觸齧,自取非吾愆。清獻昔疏剔,不露斧鑿痕。至今虎城下,滾滾流遺恩。坡仙逐海南,為世所棄捐。風帆一葉身,詩句萬口傳。灘石本非崄,人自以崄看。委蛇曲折間,道徑自平平。子行但由中,坎窞居其邊。子舟要適平,輕重防其偏。乘流亦良便,避礙須達權。五湖瑩如鏡,瞬息風濤掀。嬉笑或藏怒,至愛存笞鞭。灘石信非崄,崄處卻萬全。我聞說是義,心思俱豁然。一笑過灘去,落照銜山前。
徐鹿卿(1170—1249),字德夫,號泉谷,隆興豐城(今江西省豐城市白土鎮后泉村)人。南宋文學家、藏書家。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,卒于理宗淳祐九年,年八十歲。博通經史,以文學著名鄉里。嘉定十六年,(公元一二二三年)廷試進士,調安南軍學教授,復申理義之學。入為樞密院編修官。時劉克莊、王邁、方大琮皆因事被黜,他作詩贈之,并為彈劾。太學諸生作四賢詩美之。累官吏部侍郎,提舉鴻禧觀致仕。及卒,謚清正。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議、講議等,《宋史本傳》傳于世。 ...
徐鹿卿。 徐鹿卿(1170—1249),字德夫,號泉谷,隆興豐城(今江西省豐城市白土鎮后泉村)人。南宋文學家、藏書家。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,卒于理宗淳祐九年,年八十歲。博通經史,以文學著名鄉里。嘉定十六年,(公元一二二三年)廷試進士,調安南軍學教授,復申理義之學。入為樞密院編修官。時劉克莊、王邁、方大琮皆因事被黜,他作詩贈之,并為彈劾。太學諸生作四賢詩美之。累官吏部侍郎,提舉鴻禧觀致仕。及卒,謚清正。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議、講議等,《宋史本傳》傳于世。
別劉良溪。明代。羅洪先。 與君重識面,居然見幽情。如何二仲子,獨高千載名。急雨春江白,深林野鸛鳴。此時憐把袂,翻畏棹歌聲。
清平樂。元代。郯韶。 湘云微度。六曲朱闌暮。簾外香飄梅子樹。知有王孫索句。誰將瓊琯吹霞。柳花飛過東家。說與門前去馬,斷腸休為琵琶。
贈揭景哲茂才別。元代。范梈。 司揭本楚官,子孫以官氏。揭陽漢建侯,氏實出于史。同源而異流,流各昧其源。泛舟在中河,安得窮昆侖?驅馬燕山市,路逢子揭子。為我述其先,本自司揭始。及乎旴徙洪,著與揭陽通。以茲究其源,瀕海而南東。南東煙濤惡,將身犯蛟鱷。遠拜故侯墳,遺蹤尚如昨。歸來見翰林,贈以雙南金。集賢亦敬嘆,高文留賞音。二公天下士,子亦庭階美。胡不攬家氈?黃朱耀閭里。九萬扶搖風,相看尚轉蓬。高樓有橫笛,送雁上長空。
雨中水閣閑眺。宋代。蘇泂。 兩山正作修眉綠,一水猶如疋練橫。竟日書窗覽今古,幾年人世少豪英。
頌古十首。宋代。釋普巖。 月淡江空泛小舟,唱歌和月看江流。更深欹枕夢何處,兩峰清霜曉未收。
題江海看云卷三首 其二。明代。陸深。 海上會看云,飄飄迥不群。扶桑紅日近,錦繡總成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