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山勝煮海,財貨所源流。
建焙甲天下,賦入十倍收。
國計頗賴之,貢輸何時休。
擇人為提領(lǐng),得賢從宛丘。
文章脫吏腕,風(fēng)味登瀛洲。
佐職亦已久,再見春草抽。
郊原富槍旗,歲事日以修。
撫民端若子,疾惡信如仇。
驅(qū)車向鳳山,父老觀道周。
青春行畫圖,佳處時一留。
風(fēng)前耳潺湲,雨后目纖柔。
酒酣已勝賞,珠唾揮釣鉤。
咨予素么麼,受恩猶未酬。
銘心雖甚堅,撫己徒懷羞。
平生困坎壈,暮年尚依劉。
投公一紙書,遠(yuǎn)寄粵王州。
書傳得妙帖,想像寒食游。
終防好事人,豪奪或巧偷。
次韻提舉五正言寒食游茶焙。宋代。喻良能。 摘山勝煮海,財貨所源流。建焙甲天下,賦入十倍收。國計頗賴之,貢輸何時休。擇人為提領(lǐng),得賢從宛丘。文章脫吏腕,風(fēng)味登瀛洲。佐職亦已久,再見春草抽。郊原富槍旗,歲事日以修。撫民端若子,疾惡信如仇。驅(qū)車向鳳山,父老觀道周。青春行畫圖,佳處時一留。風(fēng)前耳潺湲,雨后目纖柔。酒酣已勝賞,珠唾揮釣鉤。咨予素么麼,受恩猶未酬。銘心雖甚堅,撫己徒懷羞。平生困坎壈,暮年尚依劉。投公一紙書,遠(yuǎn)寄粵王州。書傳得妙帖,想像寒食游。終防好事人,豪奪或巧偷。
婺州義烏人,字叔奇,號香山。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(jìn)士。補(bǔ)廣德尉。歷遷工部郎中、太常寺丞。出知處州,尋以朝請大夫致仕。嘗進(jìn)《忠義傳》二十卷,孝宗深加嘆賞,即命頒行。為文精深典雅。有《香山集》、《家帚編》等。 ...
喻良能。 婺州義烏人,字叔奇,號香山。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(jìn)士。補(bǔ)廣德尉。歷遷工部郎中、太常寺丞。出知處州,尋以朝請大夫致仕。嘗進(jìn)《忠義傳》二十卷,孝宗深加嘆賞,即命頒行。為文精深典雅。有《香山集》、《家帚編》等。
迎春貽余子仲栗。明代。黃佐。 朝來新火起新煙,長笛短簫悲遠(yuǎn)天。細(xì)柳新蒲為誰綠,濁醪粗飯任吾年。已聞童子騎青竹,喚取佳人舞繡筵。此日此時人共得,晴窗點檢白云篇。
永州書懷。宋代。徐照。 嗜茶疑是病,羸瘦見詩形。天斷征鴻過,汀多香草青。興高貧不覺,身遠(yuǎn)事皆經(jīng)。歸路當(dāng)游岳,僧言極可聽。
寄題潘少承西樵山房。明代。黎民表。 新營丹室鐵泉山,千樹梅花不共攀。夜夜京華成短夢,白云紅葉屋三間。
路鳳岡民部第中牡丹冬開寄題四首 其二。明代。于慎行。 沈香亭北醉多時,霜后依然絕代姿。道是經(jīng)秋渾不解,先春早發(fā)向陽枝。
次韻元日會飲。宋代。劉才邵。 不將簾幕掛檐唇,欲聽飛霙點繡茵。門外湖山元早白,醉中笑語不嫌真。爐煙盡日飄香霧,茗盌侵湯攪玉塵。莫怪更深寒力減,瑤墀今日布王春。
六月十八日自天章入城作。明代。劉基。 天凈山氣涼,溪渾夜來雨。籃輿度疏翠,初日照平楚。高林半長煙,好鳥時自語。煩襟得蕭散,似欲忘羈旅。何當(dāng)盜賊息,比屋豐禾黍。逍遙丘壑間,鹿麋以為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