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沖扶策招隱士,德璋移文謝逋客。
欲分勝地高世流,未辨賢愚相什百。
薌林居士人中珍,胸中不點元規塵。
平生絕口向阿堵,能使地上流錢神。
紫荷曉直動天語,晝日駢蕃不如雨。
急流乃作尺蠖盤,唾手功名何足取。
歸來結屋清江干,十十五五窗巖巒。
北窗岸幘夏日靜,夜雨對客春杯寒。
漢廷宮傳計不早,篤老辭榮身已槁。
那知黑發踐亨衢,脫身紛紜事幽討。
華堂未用標新目,兩翁政自睎高躅,
更從碧眼問入廛,卻訪赤松求辟谷。
寄題向伯恭侍郎企疏堂。宋代。李彌遜。 太沖扶策招隱士,德璋移文謝逋客。欲分勝地高世流,未辨賢愚相什百。薌林居士人中珍,胸中不點元規塵。平生絕口向阿堵,能使地上流錢神。紫荷曉直動天語,晝日駢蕃不如雨。急流乃作尺蠖盤,唾手功名何足取。歸來結屋清江干,十十五五窗巖巒。北窗岸幘夏日靜,夜雨對客春杯寒。漢廷宮傳計不早,篤老辭榮身已槁。那知黑發踐亨衢,脫身紛紜事幽討。華堂未用標新目,兩翁政自睎高躅,更從碧眼問入廛,卻訪赤松求辟谷。
李彌遜(1085~1153)字似之,號筠西翁、筠溪居士、普現居士等,吳縣(今江蘇蘇州)人。大觀三年(1109)進士。高宗朝,試中書舍人,再試戶部侍郎,以反對議和忤秦檜,乞歸田。晚年隱連江(今屬福建)西山。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,風格豪放,有《筠溪樂府》,存詞80余首。 ...
李彌遜。 李彌遜(1085~1153)字似之,號筠西翁、筠溪居士、普現居士等,吳縣(今江蘇蘇州)人。大觀三年(1109)進士。高宗朝,試中書舍人,再試戶部侍郎,以反對議和忤秦檜,乞歸田。晚年隱連江(今屬福建)西山。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,風格豪放,有《筠溪樂府》,存詞80余首。
馬上見賣白蓮者三首 其一。宋代。陳造。 引息度奇暑,風日正交戰。淮鄉六月春,嫣然擔頭見。香凝素囊拆,濕馀清露泫。豐膚專正色,一忠百佞賤。祝融乃司花,慰我紅塵面。買歸一杯適,得共黃葵薦。
九曲之游終于星村二首 其二。近現代。施蟄存。 此水有傲骨,千秋出處艱。左行防陷澤,北注復歸山。白石漱不盡,貞禽去即還。流香莫嫌近,蘭芷老逾慳。
報謁徐大雅仁因以題贈三首 其二。宋代。趙蕃。 我住東郊祇樹園,無人肯顧席為門。多君用意非流俗,忙里偷閒每見存。
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。宋代。趙孟堅。 二祖霜臺有烈聲,傳家文憲見先生。剛而不折松筠壽,貧弗濫求冰玉清。陶令秫田詩料足,竇家桂子義方成。即茲更有高賢傳,豈羨區區世上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