紛紛隨朔吹,及物任洪纖。足以稱為瑞,疏哉比撒鹽。
朝飛收羽翼,夜象晦鉤鈐。農望先知喜,童心豈易厭。
對疑銀界色,啖勝露華甜。寸隙期皆遍,微埃迥不兼。
豪筵賓酒壯,遠塞虜兵殲。長坂愁羈旅,空山困隱潛。
塵懷經歲撓,清興此時添。已變瓊鋪砌,還驚絮撲簾。
扁舟誰念戴,采筆自追淹。野思生猶淺,詩情雅若爓。
凝眸萬頃白,引袖六花尖。和寡思琴操,貲高憶酒簾。
江潮云蓋水,樓閣玉妝檐。折竹驚寒雀,衰葭擁暮鶼。
冷官饒寂寞,僻邑養安恬。坐患兇年久,行憂癘氣漸。
探深評尺咫,均慶及閭閻。仰恃賢侯德,無勞太史占。
和觀雪二十韻。宋代。韋驤。 紛紛隨朔吹,及物任洪纖。足以稱為瑞,疏哉比撒鹽。朝飛收羽翼,夜象晦鉤鈐。農望先知喜,童心豈易厭。對疑銀界色,啖勝露華甜。寸隙期皆遍,微埃迥不兼。豪筵賓酒壯,遠塞虜兵殲。長坂愁羈旅,空山困隱潛。塵懷經歲撓,清興此時添。已變瓊鋪砌,還驚絮撲簾。扁舟誰念戴,采筆自追淹。野思生猶淺,詩情雅若爓。凝眸萬頃白,引袖六花尖。和寡思琴操,貲高憶酒簾。江潮云蓋水,樓閣玉妝檐。折竹驚寒雀,衰葭擁暮鶼。冷官饒寂寞,僻邑養安恬。坐患兇年久,行憂癘氣漸。探深評尺咫,均慶及閭閻。仰恃賢侯德,無勞太史占。
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,字子駿,錢塘人。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,卒于徽宗崇寧四年,年七十三歲。工詩文。皇祐五年(公元一0五三年)進士,除知袁州萍鄉系。歷福建轉連判官,主客郎中。出為變路提刑。建中靖國初,(公元一一〇一年)除知明州丐宮祠,以左朝議大夫提舉洞霄宮,卒。驤著有文集十八卷,賦二十卷,均《宋史藝文志》并傳于世。 ...
韋驤。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,字子駿,錢塘人。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,卒于徽宗崇寧四年,年七十三歲。工詩文?;实v五年(公元一0五三年)進士,除知袁州萍鄉系。歷福建轉連判官,主客郎中。出為變路提刑。建中靖國初,(公元一一〇一年)除知明州丐宮祠,以左朝議大夫提舉洞霄宮,卒。驤著有文集十八卷,賦二十卷,均《宋史藝文志》并傳于世。
六七月之交山中涼甚。宋代。陸游。 城市方炎熱,村墟乃爾涼。拂窗桐葉下,繞舍稻花香。獨鶴警秋露,雙螢明屋梁。臥聞機婦織,感嘆夜初長。
荷池小立。宋代。楊萬里。 點鐵成金未是靈,若教無鐵也難成。阿誰得似青荷葉,解化清泉作水精。
蒲關西道中作。唐代。李山甫。 國東王氣凝蒲關,樓臺帖出晴空間。紫煙橫捧大舜廟,黃河直打中條山。地鎖咽喉千古壯,風傳歌吹萬家閑。來來去去身依舊,未及潘年鬢已斑。
鰲背元夜。金朝。李俊民。 山市家家秉燭游,風檐齊掛月燈毬。不須更用閑妝點,人在鰲峰最上頭。
蘆溝曉月圖。元代。陳高。 蘆溝橋西車馬多,山頭白日照清波。氈廬亦有江南婦,愁聽金人出塞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