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生菜氣粥魚僧,味菜還如好色登。
戲學桃根和露煮,正堪摘稻配香蒸。
芝田不減商山樂,蔬食誰言孔色矜。
蒲筍祗應維蔌美,鏤錫何必羨韓膺。
和趙從道賦菜畦春富貴。宋代。鄭清之。 多生菜氣粥魚僧,味菜還如好色登。戲學桃根和露煮,正堪摘稻配香蒸。芝田不減商山樂,蔬食誰言孔色矜。蒲筍祗應維蔌美,鏤錫何必羨韓膺。
鄭清之(1176—1251)南宋大臣。初名燮,字德源、文叔,別號安晚,慶元道鄞縣(今浙江寧波)人。嘉泰二年進士及第。歷官光祿大夫,左、右丞相,太傅,衛國公(齊國公)等。淳祐末年,元兵大舉侵宋,鄭清之進十龜元吉箴勸帝勵精圖治,未能實施,而后退仕隱居,諡忠定,著有《安晚集》六十卷。 ...
鄭清之。 鄭清之(1176—1251)南宋大臣。初名燮,字德源、文叔,別號安晚,慶元道鄞縣(今浙江寧波)人。嘉泰二年進士及第。歷官光祿大夫,左、右丞相,太傅,衛國公(齊國公)等。淳祐末年,元兵大舉侵宋,鄭清之進十龜元吉箴勸帝勵精圖治,未能實施,而后退仕隱居,諡忠定,著有《安晚集》六十卷。
發潭州。宋代。趙蕃。 人言天宇澄,政好行遠道。秋陽既已后,朔風尚茲早。那知羈旅臣,寧有佳懷抱。鬻田就遠宦,廩薄不得飽。故鄉雖難歸,成里生且老。及今翻滯留,悠邈不能到。客中更作客,此意將誰告。妻兒重相別,更語各善保。蛩鳴幽砌苔,馬齕荒原草。深羨田中人,春禾復囷藁。
酬王十八見招。唐代。武元衡。 王昌家直在城東,落盡庭花昨夜風。高興不辭千日醉,隨君走馬向新豐。
鵲橋仙。明代。沈宜修。 輕花拂露,長空掛月,人在秋香院小。盈盈一水兩相思,■能得、佩環聲繞。銖衣羅薄,翠蛾愁損,試向瓊綃低告。無端窗外曉光催,掩泣望、星橋又杳。
叉魚招張功曹(署)。唐代。韓愈。 叉魚春岸闊,此興在中宵。大炬然如晝,長船縛似橋。深窺沙可數,靜搒水無搖。刃下那能脫,波間或自跳。中鱗憐錦碎,當目訝珠銷。迷火逃翻近,驚人去暫遙。競多心轉細,得雋語時囂。潭罄知存寡,舷平覺獲饒。交頭疑湊餌,駢首類同條。濡沫情雖密,登門事已遼。盈車欺故事,飼犬驗今朝。血浪凝猶沸,腥風遠更飄。蓋江煙冪冪,拂棹影寥寥。獺去愁無食,龍移懼見燒。如棠名既誤,釣渭日徒消。文客驚先賦,篙工喜盡謠。膾成思我友,觀樂憶吾僚。自可捐憂累,何須強問鸮.
送程三水天翼內擢。清代。陳恭尹。 操存不改舊書生,幾載官衙飯菜羹。小郭自臨三水上,十州同識獨清名。俸錢每用填民歉,坐舫時因送客行。我從能言言不盡,口碑先已到神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