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來難覓信,何處避艱危。鬢黑無多日,塵清是幾時。
人情將厭武,王澤即興詩。若便懷深隱,還應圣主知。
亂中寄友人。唐代。張蠙。 別來難覓信,何處避艱危。鬢黑無多日,塵清是幾時。人情將厭武,王澤即興詩。若便懷深隱,還應圣主知。
[約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]字象文,清河人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唐哀帝天復初前后在世。生而穎秀,幼能為詩登單于臺,有“白日地中出,黃河天上來”名,由是知名。家貧累下第,留滯長安。乾寧二年,(公元895年)登進士第。唐懿宗咸通(860-874)年間,與許棠、張喬、鄭谷等合稱“咸通十哲”。授校書郎,調櫟陽尉,遷犀浦令。五建建蜀國,拜膳部員外郎。后為金堂令。 ...
張蠙。 [約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]字象文,清河人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唐哀帝天復初前后在世。生而穎秀,幼能為詩登單于臺,有“白日地中出,黃河天上來”名,由是知名。家貧累下第,留滯長安。乾寧二年,(公元895年)登進士第。唐懿宗咸通(860-874)年間,與許棠、張喬、鄭谷等合稱“咸通十哲”。授校書郎,調櫟陽尉,遷犀浦令。五建建蜀國,拜膳部員外郎。后為金堂令。
朱曰藩寄升庵先生一首。明代。朱曰藩。 亭花落盡鷓鴣飛,吉甫臺邊春事稀。錦水毓華添麗藻,禺山金碧有光輝。僰中僮隸傳書至,煎上人家沽酒歸。笑挈一壺江浦去,輕紅剛值荔枝肥。
閑事雜題 其三。明代。王彥泓。 掠鬢初齊側眼看,紅棉新拭鏡光寒。斜回雪頸些些見,貝齒畏痕恰惱歡。
投壺。宋代。劉子翚。 暇日賓月集,投壺雅戲同。傍觀驚妙手,一失廢前功。禮盛周垂憲,詞夸晉起戎。區區論勝負,轉眼事還空。
招約之職方并示正甫書記。宋代。王安石。 往時江總宅,近在青溪曲。井滅非故桐,臺傾尚余竹。池塘三四月,菱蔓芙蕖馥。蒲柳亦競時,冥冥一川綠。方坻最所愛,意謂可穿筑。欲往無舟梁,長年寄心目。故人晚得此,心事付草木。消搖檐宇新,攬結蹊隧熟。更能適我愿,中水開茆屋。鬼營誅荒梗,人境掃喧黷。濠魚凈留連,海鳥暖追逐。豈無方外客,於此停高躅。憶初桑落時,要我豈非夙。蠶眠忽欲老,一個未言速。當緣東門水,尚澀南浦舳。吾廬雖隱翳,賞眺還自足。橫陂受後澗,直塹輸前瀆。跳鱗出重錦,舞羽墮軟玉。碧筩遞舒卷,紫角聯出縮。千枝孫嶧陽,萬本毋淇澳。滿門陶令株,彌岸韓侯蔌。尚復有野物,與公新聽矚。金鈿擁蕪菁,翠被敷苜蓿。蝦蟆能作技,科斗似可讀。欞軒俯北渚,花氣時度谷。耘耡聊效顰,締構行可續。荒乘儻不倦,一晝敢辭卜。雖無北海酒,乃有平津肉。翛翛仙李枝,城市久煩促。寄聲與俱來,蔭我臺上谷。
贈顏君。清代。屈大均。 復圣之子孫,大宗在曲阜。峨峨司勛郎,與我知交久。曩者游西秦,聲詩相可否。黃河石華魚,華陰槐曲酒。風俗愛宗周,酣歌亦擊缶。洋洋風雅篇,正變無不有。夫子昔刪詩,先師嘗左右。三百所弦歌,琴聲滿窗牖。龜山與猗蘭,二操亦在手。子孫被流風,德性嘗敦厚。世為魯大夫,文獻十而九。宗器多圭璋,孔氏稱甥舅。光祿善五言,人誦秋胡婦。遺響在黃門,一賦如瓊玖。司勛正始聲,比興無其偶。賦詩存諷諫,美刺絕不茍。君也為哲兄,塤篪如一口。陋巷有神靈,文章作淵藪。分支去溫陵,禮樂遙遵守。閩海接泗沂,先學相師授。公本濟世才,輝映桃陵后。為政歷朔南,聲教先孝友。含吐黃鐘音,中和以自壽。復圣乃春生,一陽為物母。以配復初爻,龍潛未見首。元氣在素王,司徒能多取。公也益含弘,光大庶無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