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夕郵吏來,叩門致書函。
呼奴取以入,就火開其緘。
不疑賦長篇,發(fā)自燕這南。
痛傷江與梅,繼踵良人殲。
噫嗟知其二,尚未知其三。
請從北轅后,覼縷為君談。
鄰幾雖久病,始不妨朝參。
飲歠浸衰少,劂逆生虛痰。
逮於易簀辰,皮骨余崆嵌。
遺書屬清儉,終始真無慚。
圣俞食寒冰,外以風邪兼。
愚醫(yī)暴下之,結(jié)轖候愈添。
惙惙氣上走,不復容鍼砭。
自言從良友,地下心亦甘。
欽圣體素強,藥石性所諳。
平居察舉措,敢以不壽占。
一朝暫歸臥,簿領(lǐng)不廢簽。
訃來眾皆愕,未信猶規(guī)覘。
興言念三子,舉袂涕已沾。
英賢能幾何,逝者跡相銜。
君疑天上才,人得帝人貪。
我疑人間美,多取神所嫌。
茫茫幽明際,蓍蔡難窮探。
憂來不可忘,終日心厭厭。
和不疑送虜使還道中聞鄰幾圣俞長逝作詩哭之。宋代。司馬光。 昨夕郵吏來,叩門致書函。呼奴取以入,就火開其緘。不疑賦長篇,發(fā)自燕這南。痛傷江與梅,繼踵良人殲。噫嗟知其二,尚未知其三。請從北轅后,覼縷為君談。鄰幾雖久病,始不妨朝參。飲歠浸衰少,劂逆生虛痰。逮於易簀辰,皮骨余崆嵌。遺書屬清儉,終始真無慚。圣俞食寒冰,外以風邪兼。愚醫(yī)暴下之,結(jié)轖候愈添。惙惙氣上走,不復容鍼砭。自言從良友,地下心亦甘。欽圣體素強,藥石性所諳。平居察舉措,敢以不壽占。一朝暫歸臥,簿領(lǐng)不廢簽。訃來眾皆愕,未信猶規(guī)覘。興言念三子,舉袂涕已沾。英賢能幾何,逝者跡相銜。君疑天上才,人得帝人貪。我疑人間美,多取神所嫌。茫茫幽明際,蓍蔡難窮探。憂來不可忘,終日心厭厭。
司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實,號迂叟,陜州夏縣(今山西夏縣)涑水鄉(xiāng)人,《宋史》,《辭海》等明確記載,世稱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。北宋史學家、文學家。歷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贈太師、溫國公,謚文正,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《資治通鑒》,為人溫良謙恭、剛正不阿,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,歷來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學巨著《資治通鑒》、《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錄》、《涑水記聞》、《潛虛》等。 ...
司馬光。 司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實,號迂叟,陜州夏縣(今山西夏縣)涑水鄉(xiāng)人,《宋史》,《辭海》等明確記載,世稱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。北宋史學家、文學家。歷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贈太師、溫國公,謚文正,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《資治通鑒》,為人溫良謙恭、剛正不阿,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,歷來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學巨著《資治通鑒》、《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錄》、《涑水記聞》、《潛虛》等。
詠懷。。曹家達。 幽意值所適,冶游良未然。木末搖東風,溪水鳴濺濺。人心抱幽默,相激各自賢。豈不愿安靜,逼抑成沸煎。不見魏唐睢,挺劍秦王前。
寄王蘇州。明代。謝榛。 闔閭城外幾烽煙,非復淮陽臥閣年。坐嘯江山奇策定,仰看星斗壯心懸。石頭云逐東征馬,揚子波回北餉船。亂后不堪吳稅重,行春海上問荒田。
近有謝師厚寄襄陽柑子乃吳人所謂綠橘耳今王。宋代。梅堯臣。 荊州持大橘,亦自名黃柑。忽得洞庭美,氣味何可參。送生吳洲思,恨不羽翼南。
山居詩二十四首 其四。唐代。貫休。 萬境忘機是道華,碧芙蓉里日空斜。幽深有徑通仙窟,寂寞無人落異花。掣電浮云真好喻,如龍似鳳不須誇。君看江上英雄冢,只有松根與柏槎。
白云歌 其三。明代。王夫之。 白云飛也自尋常,不道青山不久長。看盡云飛天闕迥,清空一碧映瀟湘。
思賢書院十首 其一 青龍橋。明代。孫一元。 石梁無病涉,杖屨時相逢。昔聞橫空霓,今見跨水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