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經在天如日月,萬事隨時更故新。
江南丞相浮云壞,洛下先生宰木春。
孟喜何妨改師法,京房底處有門人。
舊喜讀書今懶讀,焚香閱世了閑身。
無題。宋代。陳與義。 六經在天如日月,萬事隨時更故新。江南丞相浮云壞,洛下先生宰木春。孟喜何妨改師法,京房底處有門人。舊喜讀書今懶讀,焚香閱世了閑身。
陳與義(1090-1138),字去非,號簡齋,漢族,其先祖居京兆,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,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(現在屬河南)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,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,同時也工于填詞。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,卻別具風格,尤近于蘇東坡,語意超絕,筆力橫空,疏朗明快,自然渾成,著有《簡齋集》。 ...
陳與義。 陳與義(1090-1138),字去非,號簡齋,漢族,其先祖居京兆,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,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(現在屬河南)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,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,同時也工于填詞。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,卻別具風格,尤近于蘇東坡,語意超絕,筆力橫空,疏朗明快,自然渾成,著有《簡齋集》。
三月十八日水濱閒步 其二。明代。楊慎。 楊林今日是昭關,白首拘留未得還。漁父浣紗渾不見,斷腸今古淚潺湲。
寄江東弟兄二首 其二。宋代。劉敞。 卻埽與人絕,悲秋驚歲徂。山川舉俗異,宇宙此身孤。吊影臨清月,書空向瞑烏。懷歸屬吾黨,浮海待乘桴。
夜宿慧山下和俞孺子。明代。王人鑒。 山昏溪暝市銷聲,唯有流泉不斷鳴。莫以停舟依酒旆,急須敲火就茶鐺。暗中葉落疑人至,空外云移似鶴行。細啜微吟過丙夜,冷然疏磬隔煙清。
賦得屏風。明代。李攀龍。 虛屏漢宮里,有女《白頭吟》。色倚琉璃怯,秋來湘水深。歡情張畫燭,愁坐掩清砧。莫為蒼蠅誤,君王在上林。
寄任元樸。明代。李舜臣。 去國今二載,猶傳諫諍名。圣朝非爾棄,時俗乍相傾。跡向陶丘斂,書從梁獄明。平生欲何似,歲暮臥山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