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間老屋,在萬山深處,四面皆竹。竹里開門,流水聲中,有人把卷初讀。
瑯嬛自昔偷游去,正洞口癡龍眠熟。想書中、亂走紅蟫,仙字也都盈腹。
試看夕陽天外,芙蓉十二朵,朵朵寒綠。便欲將身,畫里尋詩,也算片時清福。
南湖此去無多路,恰笑我、未能免俗。問幾時瘦襪寬鞋,來與白云相逐。
疏影 魏滋伯大滌山房讀書圖。清代。趙慶熹。 一間老屋,在萬山深處,四面皆竹。竹里開門,流水聲中,有人把卷初讀。瑯嬛自昔偷游去,正洞口癡龍眠熟。想書中、亂走紅蟫,仙字也都盈腹。試看夕陽天外,芙蓉十二朵,朵朵寒綠。便欲將身,畫里尋詩,也算片時清福。南湖此去無多路,恰笑我、未能免俗。問幾時瘦襪寬鞋,來與白云相逐。
(約公元一八四O年前后在世)字秋舲,浙江仁和人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清宣宗道光二十年前后在世。性倜儻,工詩詞,家貧好讀書。第道光進士。遲回二十年,選延川知縣,不果往。改金華教授,亦末履任。慶熹工詩詞散曲,著有《楚游草》、《蘅香館詩稿》、《香消酒醒詞》及《香消酒醒曲》,并傳于世。 ...
趙慶熹。 (約公元一八四O年前后在世)字秋舲,浙江仁和人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清宣宗道光二十年前后在世。性倜儻,工詩詞,家貧好讀書。第道光進士。遲回二十年,選延川知縣,不果往。改金華教授,亦末履任。慶熹工詩詞散曲,著有《楚游草》、《蘅香館詩稿》、《香消酒醒詞》及《香消酒醒曲》,并傳于世。
詠桂四首 其四。宋代。朱淑真。 月待圓時花正好,花將殘后月還虧。須知天上人間物,同稟秋清在一時。
北門觀漲。元代。許衡。 雨水添新漲,陂湖沒舊痕。人迷堤口路,船上樹頭村。歲事知前誤,秋耕未可論。誰憐徭役外,天亦吝深恩。
中巖封崇寺。宋代。馮山。 萬竹林間一徑升,滿巖金碧靜香燈。飛泉散亂垂千尺,危閣攲斜擁數層。雨氣或從檐際落,風光時向坐中凝。荒碑文字那能讀,合眼煎茶問老僧。
姑蘇館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觀燈之集。宋代。楊萬里。 節物催人又一年,銀花蓮炬照金尊。麝鎚官樣陪公讌,粉繭卿風憶故園。何似兒孫談草草,不妨燈火半昏昏。人生行止誰能料,今夕蘇州看上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