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月暈黃,沅云吹白,花與仙子同姣。環佩珊珊,顧影嫣然含笑。
證前身、曾住蕊宮,又何事、人間輕到。誰料。是謫完香債,業緣未了。
不怨美人遲暮,怨迭石搏沙,托根撩草。梅后蘭前,留得芳魂裊裊。
有許多、綠意紅情,都化作、冰心雪貌。庯峭。怕襪塵飄盡,春華又鬧。
月華清 水仙。清代。張慎儀。 漢月暈黃,沅云吹白,花與仙子同姣。環佩珊珊,顧影嫣然含笑。證前身、曾住蕊宮,又何事、人間輕到。誰料。是謫完香債,業緣未了。不怨美人遲暮,怨迭石搏沙,托根撩草。梅后蘭前,留得芳魂裊裊。有許多、綠意紅情,都化作、冰心雪貌。庯峭。怕襪塵飄盡,春華又鬧。
1846-1921,字淑威,號薆園,一號芋圃,成都人。著有《續方言新校補》、《方言別錄》、《蜀方言》等,有《今悔庵詞》。 ...
張慎儀。 1846-1921,字淑威,號薆園,一號芋圃,成都人。著有《續方言新校補》、《方言別錄》、《蜀方言》等,有《今悔庵詞》。
酬臥云。宋代。劉木。 美人隔云水,廣永幾千里。白日有沒時,相思無窮已。夜雨翳燈花,涼風折窗紙。披衣不能寐,拒待聞雞起。從來志士腸,高若雪山峙。豈不念摧折,藉此可憑恃。蔓草委地滋,孤松插天起。咸若知我深,贈言故及此。
游石橋遇隱者。宋代。趙鼎臣。 巨石引飛梁,奔泉瀉纖縞。行攀石上藤,坐聽林間鳥。茲游既物外,此地即天表。曠然脫塵囂,率爾慕輕矯。道逢餐霞人,邂逅愜幽討。絕糧三十年,顏色長美好。云此巖上芝,可得終歲飽。盛談山中趣,似欲容吾老。平生苦因循,學道真不早。憂患日煎熬,精神歲消槁。況為官拘攣,而與事纏繞。悲歡相乘除,失多殊得少。君言會可思,待我婚嫁了。
游定水寺寄杜堯臣。元代。吉雅謨丁。 水紋藤簟竹方床,山閣重陰雨后涼。新月梧桐秋已老,碧梧機杼夜初長。白魚入饌松醪熟,紅稻供炊筍脯香。云樹芝泉隨處好,一時清賞肯相忘。
登景山落霞亭二首 其一。明代。宗臣。 雪后登山落木繁,朱霞猶自出天根。奇峰斷石頻停馬,絕壁枯枝亂掛猿。桂樹千秋懷舊國,浮云何處望中原。蓬萊東去未為遠,吾欲簌風叩日門。
送僧懷師古庵住惠山并寫竹枝以贈。明代。王紱。 泉聲山色古今同,師去尤能繼若翁。臨別自慚無可贈,一枝聊為助清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