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恨逢君晚。卅年前、聞風傾倒,曾披行卷。镕鑄古今珠一串,才分今無其選。
早博取、湘潭青盼。并世知交星散盡,只寥寥、殘客稱同伴。
結吟社,通情款。明年此知誰健。但相期、花前月下,清尊頻勸。
麥秀黍離休再賦,留著一枝斑慣管。待占領、彬彬文苑。
我對淵云甘俯首,幸駢鄰、好共咨疑難。道珍重,加餐飯。
金縷曲 其二 贈宋蕓子。清代。張慎儀。 自恨逢君晚。卅年前、聞風傾倒,曾披行卷。镕鑄古今珠一串,才分今無其選。早博取、湘潭青盼。并世知交星散盡,只寥寥、殘客稱同伴。結吟社,通情款。明年此知誰健。但相期、花前月下,清尊頻勸。麥秀黍離休再賦,留著一枝斑慣管。待占領、彬彬文苑。我對淵云甘俯首,幸駢鄰、好共咨疑難。道珍重,加餐飯。
1846-1921,字淑威,號薆園,一號芋圃,成都人。著有《續方言新校補》、《方言別錄》、《蜀方言》等,有《今悔庵詞》。 ...
張慎儀。 1846-1921,字淑威,號薆園,一號芋圃,成都人。著有《續方言新校補》、《方言別錄》、《蜀方言》等,有《今悔庵詞》。
太常樂章三十首 其二十 皇帝飲福酒奏禧安之曲。宋代。楊億。 祀帝圓丘,九州獻力。禮行于郊,百神受職。靈祗格思,享我明德。天鑒孔彰,玄祉昭錫。
同樊潤州游郡東山。唐代。皇甫冉。 北固多陳跡,東山復盛游。鐃聲發大道,草色引行騶。此地何時有,長江自古流。頻隨公府步,南客寄徐州。
元章贈蘭。宋代。王十朋。 英英道山友,贈我深林芳。入室與俱化,同心如此香。紉之可為佩,不采庸何傷。三復韓子操,援琴鼓揚揚。
淞江釣者。明代。黎貞。 山中博奕閑王質,谷口耕鋤老子真。那似淞江風景好,一竿長釣水粼粼。
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。宋代。趙孟堅。 二祖霜臺有烈聲,傳家文憲見先生。剛而不折松筠壽,貧弗濫求冰玉清。陶令秫田詩料足,竇家桂子義方成。即茲更有高賢傳,豈羨區區世上名。
送張仲實之宜興。元代。楊載。 南渡邦初造,西山將獨賢。立功何赫赫,流慶尚綿綿。報國橫戈數,登壇授鉞專。風云方際會,江海固周旋。控險千鈞弩,臨危七寶鞭。忠誠深足仗,智勇實兼全。自返高橋役,端持宥府權。兵威終抗敵,人力可回天。甲第無踰者,諸孫固穎然。初生同燕頷,有美自蟬娟。善學聞當代,能詩起妙年。衛公猶故物,鄭老竟寒氈。矯矯青云器,泠泠白雪弦。同游雖未達,自視已無前。政事兼留意,時髦孰比肩。知機無轉石,縱辨若奔川。特達群公薦,酸寒眾目憐。姑為文學掾,會覓孝廉船。必見公侯復,無論雨露偏。秋風鵬鶚健,萬里正翩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