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晴駘巖。愛雜花生樹,香隨路轉。為探幽、未訪茆庵,正藜杖泥松,芒鞋塵軟。
百級巖根,幸腰足、自來清健。拜一十六丈,古佛金容,達摩羅漢。
愔愔禪房晝掩。在薜蘿深處,有碑漫漶。取幾多、拴帚棕毛,且揩蘚披嵐,搜尋殘篆。
移坐梵樓,面山展宴,嘗齋饌。歸也蒲牢乍吼,暮煙撩亂。
解連環。清代。張慎儀。 春晴駘巖。愛雜花生樹,香隨路轉。為探幽、未訪茆庵,正藜杖泥松,芒鞋塵軟。百級巖根,幸腰足、自來清健。拜一十六丈,古佛金容,達摩羅漢。愔愔禪房晝掩。在薜蘿深處,有碑漫漶。取幾多、拴帚棕毛,且揩蘚披嵐,搜尋殘篆。移坐梵樓,面山展宴,嘗齋饌。歸也蒲牢乍吼,暮煙撩亂。
1846-1921,字淑威,號薆園,一號芋圃,成都人。著有《續方言新校補》、《方言別錄》、《蜀方言》等,有《今悔庵詞》。 ...
張慎儀。 1846-1921,字淑威,號薆園,一號芋圃,成都人。著有《續方言新校補》、《方言別錄》、《蜀方言》等,有《今悔庵詞》。
消寒五集曹遠老命題拈得清字儗循舊例賦詩分贈二十三首 其七 贈冶盦姻兄。清代。祝廷華。 立功在桑梓,不朽此聲名。湖海詩盈尺,乾坤氣結晶。品高尊北斗,才美孕南菁。學識關天賦,生成骨格清。
釣臺。宋代。李處權。 先生志丘壑,溪山助幽興。持竿聊爾爾,至樂在游泳。故人已龍飛,旌車遠來聘。掉頭藐不顧,長揖辭萬乘。人生各有愿,可不安吾分。是在易之乾,曰遁世無悶。至今堂前竹,蒼翠有余潤。我行出祠下,敬謁仰勝韻。愧負營口腹,馳驅違本性。言歸不敢遲,賣劍買魚艇。
呈濟之。金朝。李俊民。 朝醒暮醉幾時休,雞黍人家見客留。聞道曲生行處有,西村明日趁扶頭。
挽四世伯祖忠襄公詩。明代。毛可珍。 西風憑吊景前賢,豸繡威名著簡編。暫建朱幡辭北闕,獨乘驄馬駐南天。擐躬甲胄平諸峒,橫槊鴻文涌百川。恩渥九重深雨露,越臺遺構擬淩煙。
御園初夏 其四。。弘歷。 老翁犁把耕新潤,弱婦筐鉤伐遠揚。常在豳風圖畫里,那能辛苦忘農桑。
見云雷垂垂不雨悵然有作。明代。李夢陽。 大梁城東云出雷,捩風拖雨故徘徊。黃鸝坐樹深無語,紫燕銜泥阻未回。即恐孝娥為早冢,不聞神女傍陽臺。火云西日垂垂暮,屋隙愁看返照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