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觀揚子云,不解子輿語。浩然天地間,忍事草玄苦。
燭龍臨太空,鑒火君自取。
比在阜城寺中韻所得語還里任伯首和之因并錄傳冀有相廣者 其八。宋代。王安中。 我觀揚子云,不解子輿語。浩然天地間,忍事草玄苦。燭龍臨太空,鑒火君自取。
王安中(1075~1134) 北宋末、南宋初詞人。字履道,號初寮。中山陽曲(今山西太原)人。年青時曾從師蘇軾、晁說之。晁教以為學當謹初,故牓其室為初寮。哲宗元符三年(1100)進士。徽宗時歷任翰林學士、尚書右丞。以諂事宦官梁師成、交結蔡攸獲進,又附和宦官童貫、大臣王黼,贊成復燕山之議,出鎮燕山府。后又任建雄軍節度使、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。靖康初,被貶送象州安置。高宗即位,又內徙道州,復任左中大夫,不久去世。 ...
王安中。 王安中(1075~1134) 北宋末、南宋初詞人。字履道,號初寮。中山陽曲(今山西太原)人。年青時曾從師蘇軾、晁說之。晁教以為學當謹初,故牓其室為初寮。哲宗元符三年(1100)進士。徽宗時歷任翰林學士、尚書右丞。以諂事宦官梁師成、交結蔡攸獲進,又附和宦官童貫、大臣王黼,贊成復燕山之議,出鎮燕山府。后又任建雄軍節度使、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。靖康初,被貶送象州安置。高宗即位,又內徙道州,復任左中大夫,不久去世。
詩一首。宋代。方翥。 江出入眼昔無殊,只有人事堪嗟噓。權門雜沓行苞苴,屠兒販客紆青朱。梵儀膜拜參浮屠,癡兒嬌子不識憶,淫坊博塞為歡娛,金章下堂揖老胥,老胥分庭抗士儒。身裹道衣臂佛珠,歲時入謁何易于。羊肩斗酒清而腴,酬酢偃蹇以字呼。官家赤子元何辜,一毫枉直憑青蚨。十八年前此事無,作詩一笑君應呼。
滿江紅。清代。顧太清。 冒雪沖寒,崎嶇路、馬蹄奔走。望不盡、遠山冠玉,六花飛湊。碧瓦遙瞻心似剖,殯宮展拜澆杯酒。哭慈親、血淚染麻衣,斑斑透。故人意,休辜負。鄉間味,甘消受。費松柴一灶,余糧半斗。好客豈拘貧與富,充饑莫論精和陋。飯王孫、粗糲菜根香,逢漂母。
鰲背元夜。金朝。李俊民。 山市家家秉燭游,風檐齊掛月燈毬。不須更用閑妝點,人在鰲峰最上頭。
九日三首 其二。宋代。張嵲。 登高未用懷郪縣,少異誰能識孟嘉。歲歲青樽常有酒,年年黃菊未逢花。分將默坐更搜句,肯以銜杯當飲茶。且莫憑欄傷極目,人間秋日易西斜。
春日閑居述懷。明代。杜瓊。 紅塵道上馬紛紛,延綠亭中杳不聞。日轉長林移樹影,雨余芳徑長苔紋。閑吟自策青藜杖,高臥誰書白練裙。寡過末能身易老,此生惟恐負斯文。
唐郎中宅與諸公同飲酒看牡丹。唐代。劉禹錫。 今日花前飲,甘心醉數杯。但愁花有語,不為老人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