煙雨憑欄,愛浮黛、遙山紋漲。同抱膝、清言移晷,松枝無恙。
堤柳已隨坡老沒,竹枝誰駕廉夫上。擬搴云、踏遍萬峰巔,為君餉。
湖霧積,漁舠漾。林翠濕,提壺唱。向黃公壚畔,重沽新釀。
漆后斷紋仍可鼓,削馀方竹還堪杖。問吾曹、補(bǔ)劓息黥心,誰能狀。
滿江紅 其八 湖樓坐雨,同顧庵用前韻再柬荔裳。清代。王士祿。 煙雨憑欄,愛浮黛、遙山紋漲。同抱膝、清言移晷,松枝無恙。堤柳已隨坡老沒,竹枝誰駕廉夫上。擬搴云、踏遍萬峰巔,為君餉。湖霧積,漁舠漾。林翠濕,提壺唱。向黃公壚畔,重沽新釀。漆后斷紋仍可鼓,削馀方竹還堪杖。問吾曹、補(bǔ)劓息黥心,誰能狀。
(1626—1673)山東新城人,字子底,號西樵山人。順治九年進(jìn)士,授萊州府教授,遷國子監(jiān)助教,擢吏部考功員外郎。以故下獄半年,后得昭雪。與弟王士祜、王士禛均有詩名,號為三王。作品沖和淡泊。詩集初有《表微堂詩刻》,后有《十笏草堂詩選》、《辛甲集》、《上浮集》,另有《炊聞詞》。 ...
王士祿。 (1626—1673)山東新城人,字子底,號西樵山人。順治九年進(jìn)士,授萊州府教授,遷國子監(jiān)助教,擢吏部考功員外郎。以故下獄半年,后得昭雪。與弟王士祜、王士禛均有詩名,號為三王。作品沖和淡泊。詩集初有《表微堂詩刻》,后有《十笏草堂詩選》、《辛甲集》、《上浮集》,另有《炊聞詞》。
登小茅公。宋代。王安石。 捫蘿路到半天窮,下視淮洲杳靄中。物外真游來幾席,人間榮愿付苓通。白云坐處龍池杳,明月歸時(shí)鶴馭空。回首三君誰更似,子房家世有高風(fēng)。
偈四首 其四。宋代。釋曇賁。 濃將紅粉傅了面,滿把真珠蓋卻頭。不識佳人真面目,空教人唱小涼州。
梅花喜神譜·大開一十四枝。宋代。宋伯仁。 舉頭見長安,志士欣有托。葵藿一生心,豈容天負(fù)卻。
姑蘇館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觀燈之集。宋代。楊萬里。 節(jié)物催人又一年,銀花蓮炬照金尊。麝鎚官樣陪公讌,粉繭卿風(fēng)憶故園。何似兒孫談草草,不妨燈火半昏昏。人生行止誰能料,今夕蘇州看上元。
水郭人家處處幽,太平久已息邊籌。箜篌曲奏虹橋月,刁斗聲傳雉堞秋。
展席恍驚珠露滴,據(jù)床遙指玉繩流。封書欲寄南飛雁,翠竹窗西人正愁。
用五河縣孫驛丞行簡秋涼感懷詩韻 其六。明代。鄭真。 水郭人家處處幽,太平久已息邊籌。箜篌曲奏虹橋月,刁斗聲傳雉堞秋。展席恍驚珠露滴,據(jù)床遙指玉繩流。封書欲寄南飛雁,翠竹窗西人正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