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木千草,草亭長晝請如水。小窗高枕,回午夢、有聲堪喜。
無限風思露想,縹緲青天里。應識取、清音無滓。
作復止。仿佛是、迎涼送暑。問褦襶、誰知此。蛙喧鸝巧,論鼓吹、難君似。
況是居高聲遠,不籍秋風起。堪聽也、須辨巢由耳。
簇水 聽蟬。清代。王士祿。 夏木千草,草亭長晝請如水。小窗高枕,回午夢、有聲堪喜。無限風思露想,縹緲青天里。應識取、清音無滓。作復止。仿佛是、迎涼送暑。問褦襶、誰知此。蛙喧鸝巧,論鼓吹、難君似。況是居高聲遠,不籍秋風起。堪聽也、須辨巢由耳。
(1626—1673)山東新城人,字子底,號西樵山人。順治九年進士,授萊州府教授,遷國子監助教,擢吏部考功員外郎。以故下獄半年,后得昭雪。與弟王士祜、王士禛均有詩名,號為三王。作品沖和淡泊。詩集初有《表微堂詩刻》,后有《十笏草堂詩選》、《辛甲集》、《上浮集》,另有《炊聞詞》。 ...
王士祿。 (1626—1673)山東新城人,字子底,號西樵山人。順治九年進士,授萊州府教授,遷國子監助教,擢吏部考功員外郎。以故下獄半年,后得昭雪。與弟王士祜、王士禛均有詩名,號為三王。作品沖和淡泊。詩集初有《表微堂詩刻》,后有《十笏草堂詩選》、《辛甲集》、《上浮集》,另有《炊聞詞》。
山夜。明代。李夢陽。 孤月上東岫,白鶴激秋淚。涼風振溪壑,林影颯搖泄。山居本深靜,夜氣復澄霽。冥心向千古,眇焉托真契。
讀吳漢槎秋笳集有作 其二。清代。屈大均。 黃鵠歌聲苦,何殊漢細君。蛾眉拋白草,鳳翮墮青云。肉酪調齋飯,毛氈制戰裙。雪花如掌大,持打皂雕群。
禽言 其一。明代。張弼。 得過且過,飲啄隨時度朝暮。得隴望蜀徒爾為,未知是福還是禍。得過且過。
昆侖頂上放歌。。馮其庸。 三上昆侖意更賒,最高峰頂望中華。神州處處多佳氣,目盡青天到海涯。
蘆溝曉月圖。元代。陳高。 蘆溝橋西車馬多,山頭白日照清波。氈廬亦有江南婦,愁聽金人出塞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