羈貧心易悲,世故多所虞。大人能博愛,善氣時以濡。
慰恤及私隱,始愿恒見逾。寵積不自異,勢去乃日孤。
親愛已忠竭,他人焉足圖。窮居念恩遇,始覺平生殊。
謀身爭一發(fā),造命在斯須。已盡生人苦,反惜不肖軀。
江湖向南望,思心與涕俱。
懷晚芝先生。清代。汪中。 羈貧心易悲,世故多所虞。大人能博愛,善氣時以濡。慰恤及私隱,始愿恒見逾。寵積不自異,勢去乃日孤。親愛已忠竭,他人焉足圖。窮居念恩遇,始覺平生殊。謀身爭一發(fā),造命在斯須。已盡生人苦,反惜不肖軀。江湖向南望,思心與涕俱。
(1744—1794)江蘇江都人,字容甫。幼孤貧,賴母授讀。少長,游書肆,借閱經(jīng)史百家書籍,過目成誦,遂為通人。乾隆四十二年拔貢生。以母老不赴朝考。文章以漢魏六朝為則,卓然為清代中葉大家。篤志經(jīng)學(xué),尤精《周官》、《左氏傳》,兼治諸子。與同鄉(xiāng)王念孫、劉臺拱為友,服膺顧炎武,自許為私淑弟子。曾應(yīng)湖廣總督畢沅之聘,撰《黃鶴樓銘》等文,傳誦一時。后至杭州文瀾閣掌《四庫全書》,旋卒。有《廣陵通典》、《春秋后傳》、《容甫先生遺詩》、《述學(xué)內(nèi)外篇》。 ...
汪中。 (1744—1794)江蘇江都人,字容甫。幼孤貧,賴母授讀。少長,游書肆,借閱經(jīng)史百家書籍,過目成誦,遂為通人。乾隆四十二年拔貢生。以母老不赴朝考。文章以漢魏六朝為則,卓然為清代中葉大家。篤志經(jīng)學(xué),尤精《周官》、《左氏傳》,兼治諸子。與同鄉(xiāng)王念孫、劉臺拱為友,服膺顧炎武,自許為私淑弟子。曾應(yīng)湖廣總督畢沅之聘,撰《黃鶴樓銘》等文,傳誦一時。后至杭州文瀾閣掌《四庫全書》,旋卒。有《廣陵通典》、《春秋后傳》、《容甫先生遺詩》、《述學(xué)內(nèi)外篇》。
次韻楊侯見送游五峰。宋代。郭祥正。 飄然忽作五峰游,三伏誰知冷似秋。為在深云更深處,手提白羽看泉流。
為許氏贈妾。明代?;矢P。 窈窕一佳人,鉛華世絕倫。花因解語艷,山入畫眉顰。寶髻隨時廣,羅衣逐態(tài)新。坐令幽谷里,無夜不生春。
贈蔡二壽仁翁 其二。。林朝崧。 負篋諸孫遠,神山望眼中。高樓花萼感,俗物馬牛風(fēng)。健飯不知老,佯癡久作翁。關(guān)懷唯一事,百歲樹人功。
春秋八十憶征程,曾歷崎嶇大不平。腹貯麟經(jīng)虔授業(yè),心源鯉對夙通靈。
卻因家世遭奇禍,誰惜書生是至誠。文字復(fù)能娛晚景,雍容風(fēng)雅重詞林。
次韻謝老友徐絢惠玉二首 其二。。傅義。 春秋八十憶征程,曾歷崎嶇大不平。腹貯麟經(jīng)虔授業(yè),心源鯉對夙通靈。卻因家世遭奇禍,誰惜書生是至誠。文字復(fù)能娛晚景,雍容風(fēng)雅重詞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