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宗有母梁夫人,早年守義矢天只。朱門羅縠化為塵,閉戶長饑樂文史。
日操井臼夜誦詩,彤管高文見根柢。二南宵雅無凡音,哀述先人勖其子。
子兮為儒著儒衫,律身刻苦無所慚。授書歲得十金入,對人氣象何巉巉。
夫人有子能養志,餓死事小求人大。弟兄尚昔黃金多,五反何曾受一介。
高風豈獨魯仲連,百世之師伯夷隘中也。通家饋百錢,浹旬封卻尚依然。
作詩沾灑及吾母,曲盡人閒骨肉恩。吾母寡居窮更劇,一門風義故相匹。
疊更家禍多死心,得免兇年少人色。老來力盡疾疚生,五十衰容發已白。
人生富貴無百年,苦節高名天所惜。兩家孤子各成人,反使饑寒及身迫。
嗚呼古之烈女一節稱才賢,豈似夫人得百全。石渠尚有劉中壘,應入儒林卓行編。
答叔母梁夫人。清代。汪中。 吾宗有母梁夫人,早年守義矢天只。朱門羅縠化為塵,閉戶長饑樂文史。日操井臼夜誦詩,彤管高文見根柢。二南宵雅無凡音,哀述先人勖其子。子兮為儒著儒衫,律身刻苦無所慚。授書歲得十金入,對人氣象何巉巉。夫人有子能養志,餓死事小求人大。弟兄尚昔黃金多,五反何曾受一介。高風豈獨魯仲連,百世之師伯夷隘中也。通家饋百錢,浹旬封卻尚依然。作詩沾灑及吾母,曲盡人閒骨肉恩。吾母寡居窮更劇,一門風義故相匹。疊更家禍多死心,得免兇年少人色。老來力盡疾疚生,五十衰容發已白。人生富貴無百年,苦節高名天所惜。兩家孤子各成人,反使饑寒及身迫。嗚呼古之烈女一節稱才賢,豈似夫人得百全。石渠尚有劉中壘,應入儒林卓行編。
(1744—1794)江蘇江都人,字容甫。幼孤貧,賴母授讀。少長,游書肆,借閱經史百家書籍,過目成誦,遂為通人。乾隆四十二年拔貢生。以母老不赴朝考。文章以漢魏六朝為則,卓然為清代中葉大家。篤志經學,尤精《周官》、《左氏傳》,兼治諸子。與同鄉王念孫、劉臺拱為友,服膺顧炎武,自許為私淑弟子。曾應湖廣總督畢沅之聘,撰《黃鶴樓銘》等文,傳誦一時。后至杭州文瀾閣掌《四庫全書》,旋卒。有《廣陵通典》、《春秋后傳》、《容甫先生遺詩》、《述學內外篇》。 ...
汪中。 (1744—1794)江蘇江都人,字容甫。幼孤貧,賴母授讀。少長,游書肆,借閱經史百家書籍,過目成誦,遂為通人。乾隆四十二年拔貢生。以母老不赴朝考。文章以漢魏六朝為則,卓然為清代中葉大家。篤志經學,尤精《周官》、《左氏傳》,兼治諸子。與同鄉王念孫、劉臺拱為友,服膺顧炎武,自許為私淑弟子。曾應湖廣總督畢沅之聘,撰《黃鶴樓銘》等文,傳誦一時。后至杭州文瀾閣掌《四庫全書》,旋卒。有《廣陵通典》、《春秋后傳》、《容甫先生遺詩》、《述學內外篇》。
試日懷世美。南北朝。鄒浩。 挾策剛為泮水行,暖風遲日試諸生。姚黃魏紫知何許,獨有楊花撲硯輕。
永州書懷。宋代。徐照。 嗜茶疑是病,羸瘦見詩形。天斷征鴻過,汀多香草青。興高貧不覺,身遠事皆經。歸路當游岳,僧言極可聽。
與國賢良夜歌二首 其一。唐代。張柬之。 柳臺臨新堰,樓堞相重復。窈窕鳳皇姝,傾城復傾國。
安樂窩中吟 其六。宋代。邵雍。 安樂窩中春不虧,山翁出入小車兒。水邊平轉綠楊岸,花外就移芳草堤。明快眼看三月景,康強身歷四朝時。鳳凰樓下天津畔,仰面迎風倒載歸。
題許宜之三詩卷 其二 文會堂。元代。曹伯啟。 講明圣學遠方來,仁宅居安義路開。多少紅塵名利窟,歲時相遇只銜杯。
出資陽赴武岡道中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尹臺。 屢回山谷阻,時復得幽村。路轉松杉密,疃開芋秣繁。人煙通絕嶺,草樹豁高原。莫問桃花水,前溪亦武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