鎦兄我知己,待我終不薄。榮辱由外來,相看一如昨。
茲誠古人度,亦固君子學。明珠媚深淵,芳蘭華幽壑。
瑜然天地間,立志迥超卓。斯文論骨肉,緩急真可托。
自我來水西,顧問每勤恪。報謝終未遑,夕息還早作。
心馳跡拘綴,竟爾成闕略。茍以人事言,簡慢深有怍。
所恃惟久要,胸次多豁落。臨風重沾衣,緘情送歸鶴。
留別劉貢士汝弼。明代。魏觀。 鎦兄我知己,待我終不薄。榮辱由外來,相看一如昨。茲誠古人度,亦固君子學。明珠媚深淵,芳蘭華幽壑。瑜然天地間,立志迥超卓。斯文論骨肉,緩急真可托。自我來水西,顧問每勤恪。報謝終未遑,夕息還早作。心馳跡拘綴,竟爾成闕略。茍以人事言,簡慢深有怍。所恃惟久要,胸次多豁落。臨風重沾衣,緘情送歸鶴。
(?—1374)元明間湖廣蒲圻人,字杞山。元末隱居蒲山。朱元璋下武昌,聘授平江學正,累遷兩淮都轉運使,入為起居注,受命侍太子讀書,授諸王經。遷國子祭酒。以老乞歸。五年,以薦出知蘇州府,盡改前守苛政。旋以改張士誠廢宮(即元府治舊址)為府治,觸太祖怒,與名士高啟同時被殺。有《蒲山牧唱》、《蒲山集》。 ...
魏觀。 (?—1374)元明間湖廣蒲圻人,字杞山。元末隱居蒲山。朱元璋下武昌,聘授平江學正,累遷兩淮都轉運使,入為起居注,受命侍太子讀書,授諸王經。遷國子祭酒。以老乞歸。五年,以薦出知蘇州府,盡改前守苛政。旋以改張士誠廢宮(即元府治舊址)為府治,觸太祖怒,與名士高啟同時被殺。有《蒲山牧唱》、《蒲山集》。
掉臂兵叢自在行,歸來依舊一書生。酒邊結客千金盡,帳下翻瀾四座驚。
莫惜華年今冉冉,但期民物各平平。春寒喜孕新桐熟,二月江濤撼霧城。
奉和劉泗英四十六歲生日感懷即步元韻辛巳。近現代。常燕生。 掉臂兵叢自在行,歸來依舊一書生。酒邊結客千金盡,帳下翻瀾四座驚。莫惜華年今冉冉,但期民物各平平。春寒喜孕新桐熟,二月江濤撼霧城。
獻姚石甫先生即以贈別 其二。清代。龍啟瑞。 未了看山愿,城西住少時。夢猶京闕戀,歸為友朋遲。黃葉聲中酒,蒼葭閣上詩。東瀛一回首,揮涕萬人知。
云溪雜詠。。郭印。 林園無俗物,滿目是瑯玕。非霧晝常晦,不見夏亦寒。流塵終日背,歸鳥一枝安。但看青青節,肯隨黃葉殘。
述謝陳亮之邦伯時自廣平被召 其一。明代。顧璘。 銅章叨拜庶官中,先達從君見古風。鄉誼每勞開閣待,民情長許置郵通。才疏謬得淮陽召,身在應懷鮑叔功。已幸枳棲能脫跡,唯於離索嘆西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