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山昔有黃才伯,文章聲名重五岳。宮詹夙侍至尊前,也冠諸生領解額。
懿鑠先秦兩漢詞,大歷開元供揮霍。爾時黎梁諸君子,鉛槧執鞭欣所托。
道在山川氣正王,岐海精靈應有作。卓哉此日李伯襄,五彩乍飛并眩愕。
握腕十年風雨中,雌雄與君斗卓犖。余也蚤飛飛未前,君今一飛絕寥廓。
淩峰濛霧穿青云,炫藻流暉儀鳳閣。彩筆寧終第二人,奏賦定知冠上國。
經生壯志羨雕蟲,亙古雄文憐寂寞。誰知吾黨舊登壇,肯與中原論一擲。
雖然三載制科耳,底事千秋未蕭索。今日后生不可量,才伯似君君勝伯。
臨河撾鼓送君行,萬丈虹光赴帝闕。
贈李伯襄北上。明代。何吾騶。 香山昔有黃才伯,文章聲名重五岳。宮詹夙侍至尊前,也冠諸生領解額。懿鑠先秦兩漢詞,大歷開元供揮霍。爾時黎梁諸君子,鉛槧執鞭欣所托。道在山川氣正王,岐海精靈應有作。卓哉此日李伯襄,五彩乍飛并眩愕。握腕十年風雨中,雌雄與君斗卓犖。余也蚤飛飛未前,君今一飛絕寥廓。淩峰濛霧穿青云,炫藻流暉儀鳳閣。彩筆寧終第二人,奏賦定知冠上國。經生壯志羨雕蟲,亙古雄文憐寂寞。誰知吾黨舊登壇,肯與中原論一擲。雖然三載制科耳,底事千秋未蕭索。今日后生不可量,才伯似君君勝伯。臨河撾鼓送君行,萬丈虹光赴帝闕。
明廣東香山人,字龍友,號家岡。萬歷四十七年進士。官少詹事。崇禎六年擢禮部尚書,旋入閣,與首輔溫體仁不協,罷去。南明隆武帝召為內閣首輔。閩疆既失,赴廣州,永歷帝以原官召之,引疾辭去。有《寶綸閣集》。 ...
何吾騶。 明廣東香山人,字龍友,號家岡。萬歷四十七年進士。官少詹事。崇禎六年擢禮部尚書,旋入閣,與首輔溫體仁不協,罷去。南明隆武帝召為內閣首輔。閩疆既失,赴廣州,永歷帝以原官召之,引疾辭去。有《寶綸閣集》。
抱膝吟。。于石。 治亂古來有,英雄今豈無。人情云聚散,世態草榮枯。事定見天理,時艱識丈夫。山川渺何許,煙雨暗平蕪。
擬高青邱梅花詩九首 其八。清代。陳世濟。 韶光庾嶺轉青陽,忽訝君來共此鄉。看到瑤華須發冷,吟殘玉屑齒牙香。雨中春樹誰先發,雪后園林獨未荒。聽得漏聲花外盡,一簾清影正飛霜。
次韻昌叔詠塵。宋代。王安石。 塵土輕飏不自持,紛紛生物更相吹。翻成地上高煙霧,散在人間要路岐。一世競馳甘睬目,幾家清坐得軒眉。超然祇有江湖上,還見波濤恐我時。
秋柳 其三。近現代。許南英。 怯寒先著薄綿衣,竟與三春意態非。已似韋娘金縷盡,那堪蘇小玉繩稀?樓臺有客憐相望,燕雁憑君記代飛。一為停驂思往事,宦情、鄉夢兩相違!
用伯初韻再和一篇請子溫戶曹同賦。宋代。張擴。 孤山山下苔痕滑,翠竹扶疏水方折。靚妝無數招不應,曾與先生護名節。即今湖上荊棘滿,誰見穿林度飛雪。道傍數本忽照眼,所喜風流未中絕。不嫌青女暫試粉,卻要風師小回轍。君看萬點已可憐,半雜春泥封地裂。版曹平生詩作史,坐陋故人探禹穴。惜花未忍任零落,借酒生春面如纈。酒醒定作返魂章,筆底有丹工點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