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民復結繩,老死不相陵。甲兵無所用,舟車無所乘。
使民復畏威,不言而自歸。吾言甚易知,知者亦何希。
不知知病,不病乃圣。圣人不病,民莫不敬。不爭而勝,不召而應。
天之所亙,民胡不定。天網恢恢,天道日回。抑高舉下,損去益來。
有馀不足,既覆始培。圣人胎之,使世皆孩。以柔勝剛,以弱勝強。
處下曷殃,損馀曷傷。受其不祥,為天下王。執契司方,為天古皇。
毋為大匠斲,以勞血指握。道本無名璞,人心方寸覺。
五千牛背言,一畫庖犧學。
定道德經為六十四章漫書所得八首 其八。明代。郭之奇。 使民復結繩,老死不相陵。甲兵無所用,舟車無所乘。使民復畏威,不言而自歸。吾言甚易知,知者亦何希。不知知病,不病乃圣。圣人不病,民莫不敬。不爭而勝,不召而應。天之所亙,民胡不定。天網恢恢,天道日回。抑高舉下,損去益來。有馀不足,既覆始培。圣人胎之,使世皆孩。以柔勝剛,以弱勝強。處下曷殃,損馀曷傷。受其不祥,為天下王。執契司方,為天古皇。毋為大匠斲,以勞血指握。道本無名璞,人心方寸覺。五千牛背言,一畫庖犧學。
郭之奇(1607年-1662年),字仲常,號菽子,又號正夫、玉溪。廣東揭陽縣榕城東門(今廣東揭陽市榕城區)人。為南明大臣,歷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(相當宰相)兼吏部尚書、兵部尚書,率軍轉戰閩粵滇黔抗清,于順治十八年(1661年)在廣西桂林為清將韋永福所俘,翌年殉國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追謚忠節。 ...
郭之奇。 郭之奇(1607年-1662年),字仲常,號菽子,又號正夫、玉溪。廣東揭陽縣榕城東門(今廣東揭陽市榕城區)人。為南明大臣,歷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(相當宰相)兼吏部尚書、兵部尚書,率軍轉戰閩粵滇黔抗清,于順治十八年(1661年)在廣西桂林為清將韋永福所俘,翌年殉國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追謚忠節。
徐惟得沖漠齋又題八絕 其二 白云洞。明代。胡應麟。 石洞蒼茫閉水簾,碧窗云冷玉龍潛。不妨行雨邀巫峽,猶記為霖出傅巖。
壽太師 其一。宋代。吳順之。 堯舜垂衣明日月,皋夔論道際風云。須知天地生成德,間世真儒輔圣君。
點絳唇 其七 秋暮旅懷柬翼蒼。清代。曹爾堪。 衰草重岡,雁燈吹滅諸陵火。誰家菊朵,開近扶風左。無限悲秋,難覓江淮舵。耽枯坐,閑門深鎖,紅葉堆中我。
頌古十首。宋代。釋行鞏。 領得溈山笑里刀,方知不枉到明招。元來樹倒藤枯后,了得三年五載燒。
同徐茂吳游白岳信宿紫霄樓 其二。明代。佘翔。 北斗天高不可從,靈巖壁立翠重重。松間此日來雙鶴,云里何年駐六龍。短褐朝元隨羽節,空山采秀躡仙蹤。日斜笑倚盧敖杖,谷口西風落暝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