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嶺披云至,三臺矚曜躔。尋常天可級,咫尺日為邊。
碧落師臣位,風塵游子韉。云泥身尚隔,桑梓意堪緣。
宗岱東來近,斗星北正懸。驥程看歷塊,鵬翼羨垂天。
力絕追風后,時憂運海遷。考槃難遽矢,竊祿更思弦。
遼豕心知恧,楚雞志自翩。時人今共忽,夫子舊私憐。
顧盻阪車道,拭磨荊水淵。能留雙足卞,所恃九方歅。
感激情猶在,琢追質始全。蓬生欣在直,蘿附尚需牽。
官閣于君動,金臺請自先。筐梅懷女暨,絲組彼姝聯。
叩角方長夜,彈冠亦有年。紅塵嗟易落,青眼不徒然。
況復岐途泣,徒歌萬舞篇。愿言霄羽末,一念日中前。
兗州道中馳力上何象岡宗伯。明代。郭之奇。 五嶺披云至,三臺矚曜躔。尋常天可級,咫尺日為邊。碧落師臣位,風塵游子韉。云泥身尚隔,桑梓意堪緣。宗岱東來近,斗星北正懸。驥程看歷塊,鵬翼羨垂天。力絕追風后,時憂運海遷。考槃難遽矢,竊祿更思弦。遼豕心知恧,楚雞志自翩。時人今共忽,夫子舊私憐。顧盻阪車道,拭磨荊水淵。能留雙足卞,所恃九方歅。感激情猶在,琢追質始全。蓬生欣在直,蘿附尚需牽。官閣于君動,金臺請自先。筐梅懷女暨,絲組彼姝聯。叩角方長夜,彈冠亦有年。紅塵嗟易落,青眼不徒然。況復岐途泣,徒歌萬舞篇。愿言霄羽末,一念日中前。
郭之奇(1607年-1662年),字仲常,號菽子,又號正夫、玉溪。廣東揭陽縣榕城東門(今廣東揭陽市榕城區)人。為南明大臣,歷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(相當宰相)兼吏部尚書、兵部尚書,率軍轉戰閩粵滇黔抗清,于順治十八年(1661年)在廣西桂林為清將韋永福所俘,翌年殉國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追謚忠節。 ...
郭之奇。 郭之奇(1607年-1662年),字仲常,號菽子,又號正夫、玉溪。廣東揭陽縣榕城東門(今廣東揭陽市榕城區)人。為南明大臣,歷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(相當宰相)兼吏部尚書、兵部尚書,率軍轉戰閩粵滇黔抗清,于順治十八年(1661年)在廣西桂林為清將韋永福所俘,翌年殉國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追謚忠節。
酷暑嘆。明代。謝遷。 漠漠炎埃障大荒,火輪停午晝偏長。科頭竟日真如醉,赤腳層冰未當狂。強學地仙揮羽扇,為迎田父倒荷裳。桔槔聲里心猶渴,安得天風送雨涼。
次韻宇文贈趙宿州。宋代。洪皓。 尹京便可繼翁歸,暫向符離一馬麾。善撫新邊千里肅,復還舊治九重知。策勛久矣推多算,琢句飄然泯小疵。三事古由高第入,才兼二哭莫憂遲。
秋懷次韻晁應之三首。宋代。張耒。 木落晚風急,宵涼侵暑衣。有期惟向老,無計未成歸。只益顛毛脫,還從髀骨肥。感時仍吊古,回首意多違。
齋居 時隸司徒卿 其一。明代。韓邦奇。 奉天承帝戒,東省肅齋居。竹蔭春階月,燈明夜榻書。天風傳禁漏,郊露濕鑾輿。清曉朝班事,兢兢整佩琚。
為吏部師尚書題畫 其五 竹鶴。。金幼孜。 養就丹砂雪作團,終朝俛啄近瑯玕。三山碧海休歸去,好向瑤池弄羽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