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城忽報隼旟回,桃李臨風(fēng)爛熳開。去后正勤循吏思,登高又見大夫才。
即今白石驅(qū)羊路,不異黃金市駿臺。為問子衿能講德,隱侯何似細侯來。
金華守周斗垣為學(xué)使重臨郡郡人以詩紀(jì)事為贈此詩。明代。董其昌。 山城忽報隼旟回,桃李臨風(fēng)爛熳開。去后正勤循吏思,登高又見大夫才。即今白石驅(qū)羊路,不異黃金市駿臺。為問子衿能講德,隱侯何似細侯來。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號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華亭(今上海閔行區(qū)馬橋)人,明代書畫家。萬歷十七年進士,授翰林院編修,官至南京禮部尚書,卒后謚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畫山水,師法董源、巨然、黃公望、倪瓚,筆致清秀中和,恬靜疏曠;用墨明潔雋朗,溫敦淡蕩;青綠設(shè)色,古樸典雅。以佛家禪宗喻畫,倡“南北宗”論,為“華亭畫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顏骨趙姿”之美。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。書法出入晉唐,自成一格,能詩文。 ...
董其昌。 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號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華亭(今上海閔行區(qū)馬橋)人,明代書畫家。萬歷十七年進士,授翰林院編修,官至南京禮部尚書,卒后謚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畫山水,師法董源、巨然、黃公望、倪瓚,筆致清秀中和,恬靜疏曠;用墨明潔雋朗,溫敦淡蕩;青綠設(shè)色,古樸典雅。以佛家禪宗喻畫,倡“南北宗”論,為“華亭畫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顏骨趙姿”之美。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。書法出入晉唐,自成一格,能詩文。
時雨三首 其一。宋代。張侃。 旬日風(fēng)消雨,今朝山出云。柳深開潤色,荷靚匝清芬。江燕新調(diào)語,沙鷗自引群。農(nóng)人相賀語,田畝可耕耘。
居延海樹聞鶯同作。唐代。陳子昂。 邊地?zé)o芳樹,鶯聲忽聽新。間關(guān)如有意,愁絕若懷人。明妃失漢寵,蔡女沒胡塵。坐聞應(yīng)落淚,況憶故園春。
莪默絕句集譯箋乙集 其三三三。近現(xiàn)代。伯昏子。 萬罪一身何穢污,知君恩恕信能涂。窮途當(dāng)哭君皆顧,潦倒窮途誰若吾。
古臺百尺生野蒿,昔誰筑此當(dāng)涂高。上有三千金步搖,滿陵寒柏圍鳳綃。
西飛燕子?xùn)|伯勞,塵間泉下路迢迢。龍帳銀箏紫檀槽,怨入漳河翻夜?jié)?/div>
銅雀臺。元代。陳孚。 古臺百尺生野蒿,昔誰筑此當(dāng)涂高。上有三千金步搖,滿陵寒柏圍鳳綃。西飛燕子?xùn)|伯勞,塵間泉下路迢迢。龍帳銀箏紫檀槽,怨入漳河翻夜?jié)H松^眼草上露,白骨何由見歌舞。獨不念漢家長陵一抔土,玉柙珠襦鎖秋雨。
雜題畫 其十一 李唐山水。。釋妙聲。 故國江山入莫秋,煙波留與后人愁。古今不預(yù)興亡事,只有滄浪獨釣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