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山之石玉可攻,嶙峋鑿破精磨礱。干支參錯定南北,髣髴辰極居其中。
形如倚蓋奠鰲足,圓若璧月當青空。周遭百刻分晝夜,毫釐不差理莫窮。
昆蟲草木識節序,孰謂造化無全功。昔聞姬公宅洛邑,度地測景分西東。
短長已足辨寒暑,朝夕更可期陰風。我言物固各有遇,片石亦得奇遭逢。
萬牛輿至九鼎重,圣恩已許留辟雍。璿璣玉衡屹相向,占候彼此將無同。
學如不及有謨訓,寸陰莫遣成匆匆。瓊臺珠露尚厭浥,朝陽已映扶桑紅。
國子先生正師席,衣冠濟濟皆儒宗。謇予桑榆尚未晚,不用顧影嗟轉蓬。
一線頻添足自慰,八磚影過成疏慵。鳣堂絳帳深重重,從容退食方自公。
摩挲晷刻日將午,更以經史開群蒙。
石日晷歌。明代。龔敩。 它山之石玉可攻,嶙峋鑿破精磨礱。干支參錯定南北,髣髴辰極居其中。形如倚蓋奠鰲足,圓若璧月當青空。周遭百刻分晝夜,毫釐不差理莫窮。昆蟲草木識節序,孰謂造化無全功。昔聞姬公宅洛邑,度地測景分西東。短長已足辨寒暑,朝夕更可期陰風。我言物固各有遇,片石亦得奇遭逢。萬牛輿至九鼎重,圣恩已許留辟雍。璿璣玉衡屹相向,占候彼此將無同。學如不及有謨訓,寸陰莫遣成匆匆。瓊臺珠露尚厭浥,朝陽已映扶桑紅。國子先生正師席,衣冠濟濟皆儒宗。謇予桑榆尚未晚,不用顧影嗟轉蓬。一線頻添足自慰,八磚影過成疏慵。鳣堂絳帳深重重,從容退食方自公。摩挲晷刻日將午,更以經史開群蒙。
明江西鉛山人。洪武時以明經分教廣信,以薦入為四輔官,未幾致仕。復起為國子司業,歷祭酒。坐放諸生假不奏聞,免。有《鵝湖集》、《經野類鈔》。 ...
龔敩。 明江西鉛山人。洪武時以明經分教廣信,以薦入為四輔官,未幾致仕。復起為國子司業,歷祭酒。坐放諸生假不奏聞,免。有《鵝湖集》、《經野類鈔》。
聞南中流言有感 其四。明代。王世貞。 裁呼小草便無聞,祇為慚他誓墓文。若道長安車馬色,春風吹作五陵云。
重陽侍老人飲。宋代。陳文蔚。 九十慈親鬢發播,今年菊早去年花。一尊細說重陽事,似此清歡有幾家。
和子瞻濠州七絕涂山。宋代。蘇轍。 娶婦山中不肯留,會朝山下萬諸侯。古人辛苦今誰信,只見清淮入海流。
畫胡。明代。顧璘。 歷歷塵沙貌,棱嶒怪爾殊。寒云纏毳服,猛氣映虬須。萬里明王貢,群方混一圖。追傷衰晉末,無力斬休屠。
寄吳信叟。宋代。鄭剛中。 聞說吳郎入漢中,掃除亭榭祝東風。三年不與故人醉,留取數枝桃杏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