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?惠山下,問道荊溪程。荊溪百里遙,蘭槳蕩空明。
沿湖好青山,宛轉送我行。惠山甫見辭,陽山復來迎。
東西夾畫船,依依亦多情。忽然互回合,隱若百雉城。
西南豁中斷,太湖渺然平。范蠡辭越相,此口云所經。
懷賢不可見,臨流濯長纓。畫船簫鼓蕩春晴,一路青山送我行。
分付舟人行莫急,看山猶自未分明。
荊溪雜興六首 其一 惠山至永定。明代。王鏊。 解?惠山下,問道荊溪程。荊溪百里遙,蘭槳蕩空明。沿湖好青山,宛轉送我行。惠山甫見辭,陽山復來迎。東西夾畫船,依依亦多情。忽然互回合,隱若百雉城。西南豁中斷,太湖渺然平。范蠡辭越相,此口云所經。懷賢不可見,臨流濯長纓。畫船簫鼓蕩春晴,一路青山送我行。分付舟人行莫急,看山猶自未分明。
王鏊(1450—1524)明代名臣、文學家。字濟之,號守溪,晚號拙叟,學者稱震澤先生,漢族,吳縣(今江蘇蘇州)人。十六歲時國子監諸生即傳誦其文,成化十一年進士。授編修,弘治時歷侍講學士,充講官,擢吏部右侍郎,正德初進戶部尚書、文淵閣大學士。博學有識鑒,有《姑蘇志》、《震澤集》、《震澤長語》。 ...
王鏊。 王鏊(1450—1524)明代名臣、文學家。字濟之,號守溪,晚號拙叟,學者稱震澤先生,漢族,吳縣(今江蘇蘇州)人。十六歲時國子監諸生即傳誦其文,成化十一年進士。授編修,弘治時歷侍講學士,充講官,擢吏部右侍郎,正德初進戶部尚書、文淵閣大學士。博學有識鑒,有《姑蘇志》、《震澤集》、《震澤長語》。
甲午夏末游青海甘肅十二首 其十一。。程濱。 開巖藏古佛,劈石試新硎。神跡傳千載,天池瀉一泓。亂山深處宿,一鳥喚時醒。不見當年雪,黑發向天青。
春伯邸樓次韻十哥所題。宋代。韓淲。 樓陰入清湖,南風渡歌鼓。旅夢不自持,悠揚定何許。醒來疏雨過,兩目隘泥土。慮澹地亦偏,桐花映窗戶。
扈從春際上陵四首 其三。明代。于慎行。 云間神闕九關開,樹杪仙輿萬乘來。霧雨蕭蕭陰輦路,松楸郁郁鎖城臺。摐金大樂空山應,裸玉崇儀列辟陪。聞道龍衣親負土,漢家原廟不勝哀。
感懷,和張公善領事用前韻。近現代。許南英。 孤亭終古吊風波,留守三呼喚渡河。南宋君臣傷播越,北胡獻納恣搜羅。萬方民氣含冤久,九士忠魂飲恨多!八百馀年光漢族,盈庭懸想載賡歌。
途中八絕 其二。明代。張家玉。 凜烈寒威戰碧蒼,蕭蕭原野盡荒涼。秾桃嫩李紛零落,獨看青松不避霜。